豪华三巨头集体反攻,谁能把特斯拉踢下马?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在被业内视为“引领次年车市风向”的2019年广州车展上,奥迪将两款新上市的纯电动SUV奥迪e-tron与奥迪Q2L e-tron摆放在展台最显眼的位置,并在发布会场重申电气化战略;采用数字化LED格栅设计的奔驰纯电动概念车VISION EQS四周观者如云;明年才推出纯电动新品的宝马严阵以待,中国总裁刘智亲自为电动车站台。
11月26日,奥迪宣布将在6年内裁员9500人,约为公司人数的十分之一。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计划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员1万人,以提高因投入电动车和自动驾驶而受到挤压的利润率。宝马也曾计划裁员5000-6000人,目的是在2022年前节省120亿欧元,“竭力使集团专注于未来发展及效率提升”。目标只有一个—— all in 电动化。

以德系豪华三巨头BBA(奔驰、宝马、奥迪,以下简称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正在发起电动化的全面反攻,而且步子够大,决心够狠。谁也无法预测这场集体对抗特斯拉的艰难角力究竟结局如何,但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无路可退。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康林松(Ola Kaellenius)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承认,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变革:“我知道,很多人会有点着急,会觉得转型还不够快。对这些人,我想说,我们也有着相同的心情。”
一方面,欧盟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及随之而来的巨额罚款,已成为大众、宝马、FCA、PSA等诸多车企的“噩梦”。另一方面,在特斯拉引领下,全球新能源车市场走完了井喷式发展的第一阶段,竞争格局已初步成型,头部梯队中鲜见豪华车企的身影。
据EV Sales公布的欧洲电动车销量数据,今年1-10月,特斯拉Model 3以65682辆的销量高居榜首,远超第二名雷诺Zoe(销量38142辆),宝马i3及奥迪e-tron则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八位。2018年,宝马i3在全球范围内仅售出约3.7万辆,但特斯拉销量已接近10万辆。
对于被称为“电气化先锋”的宝马而言,换道超车意味着有机会超越老对手奔驰,实现2020年重回豪华品牌第一的夙愿。然而,相比新能源市场的主流车型,i3与i8试探意义更大,宝马需要一款能真正帮助其打开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车型。
2020年,基于CLAR架构开发的宝马iX3将在华晨宝马沈阳工厂投产,未来还会从中国出口到全球各地。宝马集团新任董事长奥利佛·齐普策(Oliver Zipse)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宣布,将全力推动宝马向电动化和未来出行转型,预计到2021年累计销售电气化车型超过100万辆。
2019年初,奔驰宣布将smart转型为电动汽车品牌,并计划在各区域逐步停售燃油车,以在2022年实现全部产品线的电动化。目前,奔驰已在华注册了EQ、EQA、EQB、EQC、EQE、EQS、EQG、EQX等8个商标,足见其“野心”不小。
奥迪中国总裁武佳碧(Gaby-Luise Wüst)称,奥迪到2021年将有9款新能源车型在中国上市,其中一半以上是纯电动车型;到2025年将有30款新能源车型问世,或将“彻底完成当前能源时代换挡下的战略转型”。
宝马靠裁员节约的120多亿欧元,将被投入到烧钱无数的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中。裁员万人、“节衣缩食”的戴姆勒,省下来的14亿欧元将被用于填补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成本提升。武佳碧坦言,奥迪计划在电气化与数字化转型上投入1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84亿元),其中一大部分将投入在中国。
得益于提前布局,中国自主品牌占得先机,形成了以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上汽为代表的头部梯队,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成绩不俗。美国机构EV Sales发布的2019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五名中,中国自主品牌占得三席。其中,比亚迪以14.1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特斯拉。
“新能源补贴退坡后,车企无法再依赖补贴或低价策略去争夺市场,竞争将回归产品与服务本身,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11月8日推出首款纯电动国产SUV EQC时,北京奔驰销售与市场营销首席运营官段建军分析称。
业内普遍认为,2020年或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拐点。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先期探路积累了不少试错经验,电动车技术水平已有所突破,补贴退坡后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不再凸显。经过几年尝试,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提升、使用习惯渐渐养成,部分升级置换需求可能转向豪华车。
与底子较薄、靠中低端车型打天下的自主品牌相比,豪华品牌在产品品质、品牌号召力、溢价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两军对峙,当燃油车王者大举进攻,曾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换道超车”捷径的自主品牌,已经取得的先发优势是否会荡然无存?
目前,市场上热销的电动汽车以中低端车型为主。在10月纯电动车销量排名前十的车型中,售价10万元左右的车型占比高达70%,除广汽新能源Aion S和蔚来ES6外,其余车型均未突破20万元。不少自主品牌推出高端车型,以期借新能源实现品牌向上的夙愿。
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推出了售价在27万-37万元的B级车,并表示“如果仅主打中低端或者低端市场,很难实现全球化”;长城旗下高端车型WEY VV7 PHEV版全球同步上市。2019年日内瓦车展上,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主任李一秀曾表示,北汽新能源高端子品牌ARCFOX“对标的是世界级品牌,包括特斯拉” 。
与自主品牌自下而上的品牌策略相反,豪华品牌大多以价格高昂的中大型SUV“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奔驰EQC、奥迪e-tron、特斯拉Model X等豪华品牌推出的首款电动车型,售价集中在60万-90万元区间。
待高端车型扎稳根基,豪华品牌将延续燃油车的打法,推出入门级产品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全力以赴推进Model 3和Model Y上市的特斯拉正是如此。据外媒近日报道,特斯拉有望比预期时间提前半年开始生产Model Y车型,并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小批量交付。
10年前,特斯拉的Model S还未面世,戴姆勒集团就在金融危机期间斥资5000万美元,购买了特斯拉9%的股权。用马斯克的话说,戴姆勒对特斯拉有救命之恩。10年后,特斯拉以“SEXY”命名的产品体系格局初成,奔驰及其对手才开始奋起直追。
从观望到储备技术,再到择机入局,包括豪华车企在内的百年品牌对新技术的态度一向如此。不急于追逐,也不过分守旧,尽可能选择恰到好处的时机。对于背负着沉重包袱的传统车企而言,动作迟缓可能错过先机,但也可能意味着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
奥迪内部一位从事多年销售工作的人士在接受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采访时表示,“大约在3年前,奥迪就已经开始研究电动车了。奥迪e-tron直到今年才推出,是因为内部一直在测试,如今觉得产品成熟了便推出。”
从续航里程、电池容量、车身尺寸等方面来看,奔驰EQC与奥迪e-tron的表现并不优于特斯拉Model X,但这两款车在价格方面比Model X更具竞争力。时任梅赛德斯-奔驰CEO蔡澈曾公开宣布,奔驰EQC 2019年的订单份额已全部售罄。
售价超过150万元的保时捷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在中国首发亮相后,迅速赢得超过2000位准车主提交定金。保时捷中国CEO严博禹(Jens Puttfarcken)对这个成绩非常满意,“这个数字已经超出预期,并且其中有75%并非保时捷现有车主”。也就是说,这款车正在帮助保时捷开拓新的市场。
在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中,拥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BBA倾尽所有投入电动化,甚至不惜大面积裁员以腾挪资源,试图把燃油车领域的成功经验复制到电动车市场。麦肯锡的一份报告认为,新能源市场很可能将重复燃油车市场的发展轨迹。拥有先发优势的特斯拉,则以充满未来感的高科技形象俘获万千电动铁粉,长期称霸销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