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速讯丨高瓴清仓良品铺子,这事到底能说明什么?

7
2025-08-12
(资料图)
“5年2倍”。
在决定清仓良品铺子的那一刻,高瓴资本的许多基金经理或许都没有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
不到16%的年化率,这对于一个苛刻的散户而言都是不值得拿出来炫耀的结果,更别提是一家斥巨资在公司IPO前进入的机构。
但是,高瓴资本依然选择离场。
不过,正如几乎所有投资大佬告诫其他投资者的“不要抄作业”一样,普通投资者无法得知大佬们每笔交易背后的思考细节。
减持,既有对标的公司看衰的可能,也有出于机会成本调仓的考量,还有收益交割期限的限制。
恰恰,我们观察到的一个细节是,另一家机构今日资本目前在良品铺子及三只松鼠两家休闲食品头部公司中均有很重的仓位。
显然,两家机构对休闲食品头部公司的投资逻辑存在着不小的分化。
投资者与其盲目跟在某一家机构背后抄作业,倒不如坐下来仔细分析下相关赛道及标的的投资价值。
本文将回答三个问题;
1)高瓴资本为何要清仓良品铺子?2)休闲食品赛道现在还能投吗?3)今日资本与高瓴资本为何会出现分化?清仓“认输”
作为过内最头部的基金,高瓴资本的一举一动一直都备受市场关注。
本周初,良品铺子发布一份减持公告称,高瓴系三家股东珠海高瓴、香港高瓴及宁波高瓴将计划于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5月21日,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222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56%。
而根据公告内容,截至发布公告前,上述第三家股东持有的良品铺子的总股份数量为2229万股,也就说高瓴资本将在12月13日起的半年内清仓对良品铺子的持仓。
高瓴资本的这笔投资始于2017年。据良品铺子招股书,当年9月与12月,高瓴资本以B轮、C轮投资者的身份投资良品铺子。
其中,当年9月,珠海高瓴约1.90亿元受让宁波军龙持有的3.16%良品有限股权,香港高瓴以约3.16亿元受让达永有限持有的5.26%良品有限股权,合计投资成本约5.05亿元,获得8.52%的股权。
接着,当年12月,高瓴资本参与了良品铺子改股后的第一次增资,其中宁波高瓴以1.8亿元认缴了1026万元新增股本,珠海高瓴以1.36亿元认缴774万元新增股本。在此轮增资中,高瓴资本的合计投资成本约为3.16亿元。
也就是说,高瓴资本对良品铺子的总投资成本为8.21亿元。
2020年初,良品铺子登陆A股后迎来13个涨停板,股价最高涨至64元/股,高瓴的持仓市值超过30亿元,净赚24亿元。不过,按照规定,高瓴资本在IPO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减持、回购其所持有的股份。
果然,在2021年2月27日限售股解禁后,高瓴资本就开启了减持步伐。
据节点财经梳理,高瓴资本分别于2021年5月、2021年10月,2022年5月,相继减持良品铺子2.69%、1.47%、1.95%、合计套现约9.14亿元。目前剩余的5.56%股份,按照良品铺子约145亿元的总市值计算,价值为8.06亿元。
这就意味着,高瓴资本当初投资的8.21亿元,在历时5年后换回了17.2亿元,年化率仅16%。
考虑到这家同时覆盖VC创投、一、二级市场的Total Capital,经常带给LP(基金背后的金主)的年化回报率超过了20%,可以说在良品铺子这笔投资上,高瓴的投资回报率并不尽人意。
既然收益率并不高,高瓴为何还要着急清仓呢?
在节点财经看来,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现阶段良品铺子自身出了一些问题。
这包括自疫情以来公司屡屡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处境,而其所在的休闲零食行业整体增速有限,头部公司又面临集中度难以提升的困境,造成良品铺子短期内的投资回报率并不乐观。
逻辑不在
在国内,休闲食品赛道曾被投资人大肆吹捧,其典型标签有“万亿市场”与“消费升级。”
如当年徐新在投资良品铺子时,看到了将原来散装的坚果零食,通过精包装,独立开设门店的方式,以更高的单价售卖,潜在市场巨大。
徐新曾透露,今日资本在2010年投资良品铺子的时,公司营收仅有2亿元,2016年就翻到了45亿元。
这一猜想也从她投资的另一家休闲食品三只松鼠身上得到了印证。财报显示,2014年三只松鼠总营收为不到9.3亿元,到2016年这一数字变成了44亿元。
然而,有时候,公司营收的爆发式增长并不意味着全行业的机遇,而仅仅是一次局部的结构性红利。
事实上,2017年之前,部分休闲食品公司的爆炸性成长直接受益于电子商务爆发的渠道红利。
节点财经分析发现,当时线上渠道占比最高的三只松鼠成长性是最好的,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