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报丨Siri和小爱同学,会重蹈微软Cortana覆辙吗?

7
2025-08-13
(资料图片)
2014 年 6 月,亚马逊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硬件发布会,创始人贝索斯亲自发布了 Fire Phone,希望借此进入智能手机市场。5 个月后亚马逊又发布了另一款硬件产品 Echo 智能音箱以及所搭载的 Alexa 智能语音助手,没有发布会,没有贝索斯站台,也有没有公开销售(采用邀请制)。
八年后,Fire Phone 早已被扫进消费电子历史的垃圾堆,Alexa 却让智能语音助手成为了新的潮流,以谷歌、阿里巴巴、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小米、OPPO、vivo 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和蔚小理等一众汽车厂商,基本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语音助手。
这是 2011 年发布的 Siri 没做到的。
Alexa 的成功一方面来自语音技术的逐渐成熟,另一方面也是亚马逊在产品形态上的成功。智能音箱的产品形态不仅让智能语音助手不再只是 iPhone 的一个功能,而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也正好契合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并且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合流,智能语音助手除了充当「个人助理」,更多了「家庭管家」——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角色。
紧接着就是巨头们蜂拥而至,他们看到了语音交互的可能性,也看到了智能语音助手开始成为用户的交互入口。
不过,在 Siri 和 Alexa 们的多年竞争下,这场入口游戏依然没有出现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赢家。甚至持续的巨额亏损以及商业化的迷途,都让智能语音助手生态的未来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一直在亏钱
Alexa 最初的成功是出人意料的——包括外界和贝索斯,第一代搭载 Alexa 的 Echo 音箱就卖出了 500 多万台,此后销售规模和团队规模都在不断上涨。到 2018 年,Alexa 团队已经超过了 1 万名员工。
但就在本月,亚马逊被曝出计划裁员 1 万人,媒体报道指出裁员主要涉及 Alexa 团队和其他零售部门的员工,问题直指围绕 Alexa 的长期亏损。
根据 Business Insider 获得的内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包括 Alexa 和 Prime Video 服务在内的亚马逊全球数字部门(Worldwide Digital)亏损超过 30 亿美元,今年预计亏损达 100 亿美元。在此之前,该部门每年也要亏损超过 50 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数字部门的绝大多数亏损都与 Alexa 及相关硬件有关。这也是亚马逊所有业务部门中亏损最严重的,是实体店和食品杂货业务亏损的两倍。
2019 年,亚马逊就曾召开过全员危机会议,试图解决 Alexa 商业化失败的问题,但最终还是再次失败了。
国内厂商也同样面临相似的问题。
根据阿里财报,2021 年包括天猫精灵和达摩院在内的创新及其他业务亏损达到了 98 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创新及其他业务的营收仍在同比下滑,最新的第三季度收入更是同比下滑 45% 至 4.09 亿元,对同期 2071 亿元整体营收的阿里来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百度在 2018-2020 连续三年投入重金补贴小度,甚至还能在不少综艺节目看到小度的冠名。烧钱确实换来了 3700% 的惊人销量增长,2019 年搭载小度的智能设备出货量达 1900 万台,据硬件行业人士分析每台补贴金额超过 200 元,整体的补贴规模达到了数十亿级别。
庞大的补贴成本对百度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最终在 2020 年决定分拆出小度科技,独立寻求外部融资。
几乎所有的智能语音助手都在经历持续的亏损,也只有大公司能坚持投入大量的开发成本。根据报道,美国前三大最受欢迎的语音助手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它们分别是:Google Assistant(8150 万用户)、Siri(7760 万用户)和 Alexa(8150 万用户)。
但即便是亚马逊和谷歌都开始怀疑智能语音助手的未来,他们大概率不会砍掉这块业务,减少开发投入却可能是题中应有之义,微软的 Cortana 基本就陷入了无限期的停摆状态。
探索出路
尽管 Alexa 与用户每周有 10 亿次互动,但亚马逊发现,用户与 Alexa 的多数对话都是琐碎而「无意义」的,比如天气、闹钟、音乐播放和一些基本问题查询,既不能帮助改进 Alexa 的算法和 AI 能力,也带不来多少收益。
这不只是 Alexa 的问题。大多数人使用 Siri 和小爱同学,基本也是围绕闹钟提醒、天气和简单问题的查询,比如地月距离之类。语音交互明明是最直接自然的交互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AI 和语音技术尚不完善,智能语音助手很多时候无法理解或理解错误用户的语音命令,这也是大家嘲讽「人工智障」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