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看:我在大厂,没有姓名

sansa2025 sansa2025
9
2025-08-13
  有一批人,他们是年薪百万的高管,在社会上享受着大厂光环,但公司里却没人知道他们的真名;他们花几万买实习挤进大厂,为了钱或者“职业发展”,出卖姓名,成为竞对公司里的间谍员工,早就把姓名抛之脑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Apple出品的神剧《人生切割术》里,主人公马克被切割成两个人格:公司人格和日常人格,从他踏入公司电梯的那瞬间,他的日常人格就会陷入沉睡。两个人格互相独立,记忆切割;同时他们名字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想法不一样,也不知道彼此的生活。   在太平洋这侧,中国互联网大厂正在试图把《人生切割术》变为现实。谁赋予了互联网公司这样的权力?社会身份该不该在大厂这部精密运转的仪器里,被重新定义?被隐去姓名的年轻人去大厂的意义在哪里?这是被同化还是被异化的魔幻现实?   众面不久前,也和大厂里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被隐去姓名的大厂岁月,对他们的人生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01 “直到老板被抓走,我才知道她叫什么”   直到老板在工位被抓走,张杰才知道相处一年的老板真名叫什么。   张杰没有误入什么传销组织,是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做运营。老板涉嫌职务贪腐,而当她的真名出现在内网通告时,张杰只觉得陌生,因为无论是工作时的“花名”,还是她自我介绍时讲的“真名”,都不是盖着红戳的文件里的那个名字。   老板来自于竞对公司,为了躲避前司HR们的“猎捕”,从入职那天起,就设定了无数个假名和“假动作”,以此掩盖在这家公司上班的事实,毕竟,可能在那份秘密协议里,泄露后的违约金是现司要赔偿给前司的。   在包含假名的设定里,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张杰知道,这个女人大概30多岁的年纪,有些发福但是似乎很在意身材,她好像处在一段关系中,但说不准到底是男友还是老公;工作上,她常常吹嘘在上一家的业绩,但是从公司下班时,却需要戴着帽子口罩,从B1车库开车走出公司,防止前司偷拍。   她没有工卡,不能在食堂吃饭。   她出门戴口罩、眼镜,像明星一样提防狗仔。   她像工蚁,把自己的经验从一个厂搬到另一个厂。   在张杰看来,老板这些反常现象,都是现司帮助躲避前司“取证”的手段。没有工卡吃饭,就没有在这个厂的消费记录;用“花名”或者是其他假名,就没人知道他们真实的一切,包括前司,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只有自己的老板和HRBP。   与此同时,前司的HR们其实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这些离职员工的去向,信源包括但不限于同事们的八卦、寄给该人的快递,匿名电话等方式,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场猫鼠游戏往往有期限,最短的半年,最长的一年。在这段时间内,离职员工会照常收到一份前司的“竞业金”,通常是工资的30%~50%。因此,在有巨额成本的情况下,能得到这种竞业待遇的往往是一些中层以上人物。   在竞争激烈的同类型公司内部,比如阿里、字节、B站、小红书、快手,你会发现某个部门从老大到员工,有一半的人都用假名。这种互相挖墙脚的行为,在过去两年竞争激烈的领域并不少见。对于已签订竞业协议的人来说,在竞业期还要冒着吃官司的风险入职竞对公司,也是艺高人胆大。   “大家都这么干,没关系的。”张杰的老板入职时,HR这么跟她说。这位年薪百万的大厂中层也有自己的苦衷,在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可能靠着微薄的竞业金坐吃山空。   为了避免“出事”,老板们也是煞费苦心。张杰的老板在大厂里没有“关系”。她的微信里没有女老板们爱发的花朵和自拍,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也没有任何“装修”痕迹。午饭后,大家一起AA,只有她会请同事帮忙代付,然后拿出一张现金来。   某次,老板拿出自己前司的PPT给大家看,张杰从水印上能看出来她好像叫张XX。但张杰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姓张还是姓李,总之张冠李戴,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互相保守秘密的氛围。   下属们一般不会讨论竞业老板的事情。毕竟,如果自己害人失去工作、赔付高额赔偿金,可能变成对方一辈子的仇人。   自然,下属也不能知道老板的风评。一位新同事入职前想要打听一下老板的风格,张杰帮他在内网搜了一下,发现搜不到这个人的名字。等到同事来了,才发现人还是那个人,只是又换了个名字。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瓦解。   不少公司开始实行“全员竞业”,除了外包和实习生,员工们都要跟随劳动合同签署一份“竞业协议”。2021年8月,长城曾因为一份超长的竞业协议企业名单引起关注。根据这份协议,离职员工在协议有效期内不能入职的企业多达130家。互联网公司里,一旦你被一家竞业,可能连外卖小哥都做不了——某东、某团,都是竞业对象。   这种背景下,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姓名、关系,“隐姓埋名”进入一家新公司上班赚钱。只是走了之后,本
  有一批人,他们是年薪百万的高管,在社会上享受着大厂光环,但公司里却没人知道他们的真名;他们花几万买实习挤进大厂,为了钱或者“职业发展”,出卖姓名,成为竞对公司里的间谍员工,早就把姓名抛之脑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Apple出品的神剧《人生切割术》里,主人公马克被切割成两个人格:公司人格和日常人格,从他踏入公司电梯的那瞬间,他的日常人格就会陷入沉睡。两个人格互相独立,记忆切割;同时他们名字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想法不一样,也不知道彼此的生活。   在太平洋这侧,中国互联网大厂正在试图把《人生切割术》变为现实。谁赋予了互联网公司这样的权力?社会身份该不该在大厂这部精密运转的仪器里,被重新定义?被隐去姓名的年轻人去大厂的意义在哪里?这是被同化还是被异化的魔幻现实?   众面不久前,也和大厂里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被隐去姓名的大厂岁月,对他们的人生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01 “直到老板被抓走,我才知道她叫什么”   直到老板在工位被抓走,张杰才知道相处一年的老板真名叫什么。   张杰没有误入什么传销组织,是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做运营。老板涉嫌职务贪腐,而当她的真名出现在内网通告时,张杰只觉得陌生,因为无论是工作时的“花名”,还是她自我介绍时讲的“真名”,都不是盖着红戳的文件里的那个名字。   老板来自于竞对公司,为了躲避前司HR们的“猎捕”,从入职那天起,就设定了无数个假名和“假动作”,以此掩盖在这家公司上班的事实,毕竟,可能在那份秘密协议里,泄露后的违约金是现司要赔偿给前司的。   在包含假名的设定里,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张杰知道,这个女人大概30多岁的年纪,有些发福但是似乎很在意身材,她好像处在一段关系中,但说不准到底是男友还是老公;工作上,她常常吹嘘在上一家的业绩,但是从公司下班时,却需要戴着帽子口罩,从B1车库开车走出公司,防止前司偷拍。   她没有工卡,不能在食堂吃饭。   她出门戴口罩、眼镜,像明星一样提防狗仔。   她像工蚁,把自己的经验从一个厂搬到另一个厂。   在张杰看来,老板这些反常现象,都是现司帮助躲避前司“取证”的手段。没有工卡吃饭,就没有在这个厂的消费记录;用“花名”或者是其他假名,就没人知道他们真实的一切,包括前司,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只有自己的老板和HRBP。   与此同时,前司的HR们其实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这些离职员工的去向,信源包括但不限于同事们的八卦、寄给该人的快递,匿名电话等方式,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场猫鼠游戏往往有期限,最短的半年,最长的一年。在这段时间内,离职员工会照常收到一份前司的“竞业金”,通常是工资的30%~50%。因此,在有巨额成本的情况下,能得到这种竞业待遇的往往是一些中层以上人物。   在竞争激烈的同类型公司内部,比如阿里、字节、B站、小红书、快手,你会发现某个部门从老大到员工,有一半的人都用假名。这种互相挖墙脚的行为,在过去两年竞争激烈的领域并不少见。对于已签订竞业协议的人来说,在竞业期还要冒着吃官司的风险入职竞对公司,也是艺高人胆大。   “大家都这么干,没关系的。”张杰的老板入职时,HR这么跟她说。这位年薪百万的大厂中层也有自己的苦衷,在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可能靠着微薄的竞业金坐吃山空。   为了避免“出事”,老板们也是煞费苦心。张杰的老板在大厂里没有“关系”。她的微信里没有女老板们爱发的花朵和自拍,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也没有任何“装修”痕迹。午饭后,大家一起AA,只有她会请同事帮忙代付,然后拿出一张现金来。   某次,老板拿出自己前司的PPT给大家看,张杰从水印上能看出来她好像叫张XX。但张杰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姓张还是姓李,总之张冠李戴,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互相保守秘密的氛围。   下属们一般不会讨论竞业老板的事情。毕竟,如果自己害人失去工作、赔付高额赔偿金,可能变成对方一辈子的仇人。   自然,下属也不能知道老板的风评。一位新同事入职前想要打听一下老板的风格,张杰帮他在内网搜了一下,发现搜不到这个人的名字。等到同事来了,才发现人还是那个人,只是又换了个名字。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瓦解。   不少公司开始实行“全员竞业”,除了外包和实习生,员工们都要跟随劳动合同签署一份“竞业协议”。2021年8月,长城曾因为一份超长的竞业协议企业名单引起关注。根据这份协议,离职员工在协议有效期内不能入职的企业多达130家。互联网公司里,一旦你被一家竞业,可能连外卖小哥都做不了——某东、某团,都是竞业对象。   这种背景下,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姓名、关系,“隐姓埋名”进入一家新公司上班赚钱。只是走了之后,本该积累的人脉关系,却因为竞业而变得“避讳”——毕竟你不知道谁会“举报“你。   张杰离职后,曾经给老板发过信息,只有一句话:老板,你叫什么呀?而那个微信,早就停止了更新朋友圈,也没有回复过他这句话。   02 “被迫失去姓名后,我成为公司的工具”   在某些大厂里,新员工入职第一天就会被要求改一个“花名”,将其作为自己在这家公司的姓名。   这个制度从阿里开始兴起,创始人马云把“花名”制度套上武侠小说色彩,给自己起名“风清扬”。这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的角色,熟习独孤九剑,剑术超凡,隐居在华山后洞。一个花名不仅代表着你的喜好,也代表你内心想成为的那个人。   不过,在漫长的治理过程中,花名却慢慢变成一种对员工的伤害。   离职后,如果想取证,由于在办公软件、微信都使用花名,维权会存在取证困难。除此之外,花名也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在阿里,三个字花名的人就是比两个字的人入职时间更早、职级更高;花名制度也让同事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天在公司见面的人,你其实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名是什么,虽然真名就在花名之后里用一个小括号写着。   在《人生切割术》里,Helly也是入职后才拥有了这个姓名。下了班,她并不知道“Helly”是谁。失去姓名之后,员工的工具感更强烈了,因为没人注意到“你是谁”。   在奉行“培养员工”的大厂里,应届生徐天却没觉得自己得到应有的“尊重”,首要问题,就是她失去了24年拥有的姓名。在这家年轻的电商公司里,她一边体会着新鲜,另一边用另一个名字来承受老板的“PUA”。   会议室里,老板说:“莎翁,我对你的期待是12分,现在你连5分都没做到。”她恍惚间,觉得老板在骂另一个人,可笑的是,她取这样的花名也只是因为她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但是莎翁本人的职业生涯却是顺风顺水。   在大厂里,经常出现这样的闹剧,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员工碎了一地的尊严。   时间久了,徐天觉得自己就是莎翁,在公司外,偶尔听到“莎翁”,也会不自觉地心头一紧。“这个反应应该是人训练出来的吧?狗狗得到一个新名字,很快也会随叫随到。”徐天说这话时,边喝酒边表情惆怅,似乎自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被随时收养在不同家庭里的小狗。   花名,似乎是公司对一个人首次宣布“所有权”。还记得当时选花名时,徐天想了好几个名字也没有被HR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在世名人的名字、影视剧里的人物,提交了7、8个名字,要么和现有或者历史上的公司人名读音相同,要么就是HR不允许。擅长搞怪的她,在想到崩溃后,把《家有儿女》里的角色名字作为花名备选项。   HR看到这个名字在审核中,特意跑来问,你觉得,你叫“姥姥”,你老板、CMO都管你叫姥姥,合适吗?可笑却也很无奈,在所谓可以自由称谓的互联网公司里,所有的自由有条件且隐形。小徐最后选择了中规中矩的“莎翁”作为花名。   成为“莎翁”那一刻,就像螺丝钉焊接到机器上,工具人属性浓烈,同时,意味着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已经和大厂牢牢绑定。   03 “离开大厂,拿回姓名,做回自己”   在林浪眼里,他早就有了上班和下班两套人格了。   “已经有三年,公司里的人,没有人叫过我真名了。”他说。不过这不是最惨的,有些同事的花名取得不好,很像那种两个字姓名。他同组的同事叫李格,不少跟他对接的同事以为他姓李,有天林浪跟“李哥”下楼抽烟,李哥突然问他,“你知道吗?我不姓李。”林浪愣住了下,“啊?你竟然不姓李,那你姓啥?”李哥一笑,说真名姓马,两个人哄堂大笑,边笑“李哥”边说,这上个班连自己姓啥都不知道了。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林浪决定离开大厂。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后,也把微信名从花名改成本名。有不少加了微信的同事第一句话说,原来你叫这个啊。   不过三年大厂生活,也让他颇觉不真实。除去姓名,他跟同事们并没有成为“真实”的关系。随着内部账户被禁用,他也消失在一些不相熟同事的世界里了。不过,偶尔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他会跟女孩用花名介绍自己。仿佛这样约会的时候,他可以用另一个人格应对。   在新公司里,叫回本名的林浪一开始还不习惯,他甚至不那么好意思在会议室开怼了,仿佛之前花名时代里,他的出言不逊能有一个莫须有的罩子挡住真实的自己。在和同事说一些事情,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仿佛变得慎重了许多,因为PPT和文档里最后的名字,是自己携带了20多年的真实人生。   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和“外部”界限也在模糊,他和公司里的同事们也会闲谈一些家里的事情,周末相约去爬山。他感到现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Work Life balance”。   在聊天最后,林浪突然想起来在自己的小学,很不愿意写名字,暗暗发誓一定要改一个“好听的、像王子一样的”名字,很多年后他重获了这个权利,但却让他最终逃离虚假。   大厂赋予人们金钱和相对的“机遇”,却也抹杀了作为个体的“自由”。有人觉得上个班而已,别人叫自己什么都可以,但是某些时候,连名字都抛弃的人,或许也不再是自己。或许,花名并不是方便员工的,而是方便老板的。这,或许就是你被要求“隐去姓名”的真相。   (备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光伏逆变器现状调查 风口中的“风口”行业究竟如何?

光伏逆变器现状调查 风口中的“风口”行业究竟如何?

sansa2025 sansa2025
20
2025-08-04
8月7日,立秋。我国西南边陲小城曲靖,正迎来一年中日照最长的时段。“8月份的曲靖早上六点半左右日出,到晚上七点四十分左右日落,全天日照时长能达到13个小时,峰值日照时数有4.5个小时,立秋时节正是装光伏电站的好时候。”陈琳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这位“85后”的重庆女孩是江苏一家...
北街街道社工站开展“环境保护在心中,垃圾分类在手中”活动

北街街道社工站开展“环境保护在心中,垃圾分类在手中”活动

sansa2025 sansa2025
27
2025-08-04
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阳市镇平县:风吹麦浪待丰收

南阳市镇平县:风吹麦浪待丰收

sansa2025 sansa2025
24
2025-08-0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连日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的小麦即将进入成熟收获期,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穗飘香,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镇平县农技中心专家查看小麦长势(央广网发 鄢峰 摄) 在镇平县贾宋镇黑龙庙村天顺农业种植农民专...
国宝级艺术家 顶点 国宝级艺术家

国宝级艺术家 顶点 国宝级艺术家

sansa2025 sansa2025
27
2025-08-0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来聊聊关于国宝级艺术家,顶点,国宝级艺术家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国宝级艺术家,顶点,国宝级艺术家,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现在这种评级制度当然反应了某种程度社会对于艺术家的艺术成就的认可,但是...
国美电器再变革,“类加盟股权合作项目”助力实现转型突围

国美电器再变革,“类加盟股权合作项目”助力实现转型突围

sansa2025 sansa2025
24
2025-08-04
(资料图) 5月30日消息,国美宣布推出针对中小企业主的“类加盟股权合作项目”,旨在为合作伙伴提供商业平台、品牌资源、供应链等全方位的支持服务。该项目将向合资公司开放国美的商业平台,并收取相关费用。据介绍,国美将在全国范围内给予合作伙伴独家国美品牌授权...
基准利率上调至1.75% 英国央行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基准利率上调至1.75% 英国央行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sansa2025 sansa2025
21
2025-08-04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4日报道,英格兰银行周四公布了对英国经济前景的悲观展望,预测随着高通胀率的影响逐渐显现,英国将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陷入长期经济衰退。但是,英国央行加大了力度应对不断飙升的物价,它加息0.5个百分点,创自1995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报道称,英国央行将基准...
评论 SAY SOMETHING
年度爆文
8
大米正酝酿涨价风暴? 多个国家或将提高出口价格
     今年以来,相比于前几个月一度疯涨的小麦来说,全球大米价格涨幅一直相对温和。但这一格局近期可能迎来转变。   继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近期开始对大米征收20%出口税后,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和泰国也紧随其后,准备提高大米出口价格。   专家预测,在当前俄乌冲突持续还自己,越南和泰国此举可能导致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并加剧全球通货膨胀。   越泰打算提高大米出口价格   据《日经新闻》报道,泰国农业与合作部部长查棱猜将于10月初访问越南,与越南农业部长黎明欢就提高大米出口价格举行会谈。   越南和泰国可能将大米出口价格提高约20%   据泰国政府官员声称,查棱猜将于10月6日和7日访问越南。报道称,查棱猜将与黎明欢就两国农业合作,包括大米出口价格问题举行会谈。据称,。   今年9月初,泰国官员表示,两国已同意共同努力提高大米出口价格,并指出,由于化肥和化学品的价格飙升,该国农民目前无法承担更高的生产成本。两国将各自成立工作组研究具体措施。   据泰国当地媒体报道,在10月的会议上,越泰两国将讨论协议的细节,以制定下一步的实施步骤,并基于当前高生产成本的情况提高大米出口价格。   查棱猜此前曾表示:“新协议是泰国和越南利用全球市场定价机制帮助农民获得更合适的出口价格的第一步。”   为了实施该协议,泰国和越南下一步还将致力于建立一个谈判机制,同时努力说服更多的大米出口国加入该协议。   “将米价提高到适当水平,是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义务和责任。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全世界的水稻种植和水稻生产。”泰国农业部门顾问Alongkorn Ponlaboot表示。   大米价格近期已经开始上涨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后,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均为全球主要小麦出口国,小麦价格一度疯狂飙升。而大米价格相对于小麦价格一直相对稳定。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8月,泰国大米出口价格同比上涨8.4%。越南大米价格同比涨1.4%。相比之下,美国小麦价格8月同比上涨18.3%,欧盟小麦价格同比涨15.9%,而阿根廷小麦价格涨幅更是惊人,达到43%。   然而,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最近对某些种类的大米征收了20%的出口税,以确保本国供应。行业人士预计,印度此举可能令该国今年大米出口量下降25%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9月9日正式开始针对部分大米征收出口税后,越南的大米出口价格已经开始上涨。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1年,全球大米出口量达到516...
9
天天观焦点:豆瓣8.3分,“三悦”解不了B站的焦虑
  播出的第20天,《三悦有了新工作》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豆瓣开分——8.3。      (资料图片)   只是,尽管开分当日话题#三悦有了新工作豆瓣开分8.3#火速冲上了微博热搜,但该剧给B站带去的口碑胜利并没有冲破圈层。   截止发稿前,热搜#三悦有了新工作豆瓣开分8.3#阅读量不足7000万,剧集总话题#三悦有了新工作#阅读量仅3亿+,豆瓣评分人数也不过1万出头。与此同时,该剧目前的猫眼历史最高热度仅3425.19,远不及《风犬少年的天空》的二分之一,在站内播放量上更存在近5亿之差。   接下来,《三悦有了新工作》的热度与播放曲线能否在口碑的带动下低开高走,还存在很大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给它留下的逆袭时间不多了。   按照B站公布的追剧日历,该剧会在27号迎来会员收官。另一边,在此期间,剧集市场的观众注意力会随着《我们这十年》《摇滚狂花》等大剧的相继播出被进一步分流。   缓慢成长的自制内容   谁都不能否认,从《风犬少年的天空》到《三悦有了新工作》,B站自制剧集始终是在前进的。   2021年,凭借不世俗的国产女主形象构建、对共享的时代情绪和话题荒诞又出格的表达,B站主控推出的《突如其来的假期》收获了不少拥趸。紧随其后,B站联合出品并独播的《双镜》也凭借女作家&女杀手的创新双女主设定刷了一波存在感与关注度。   今年,在《三悦有了新工作》播出前,B站与欢娱影视二次牵手推出的古装美食剧《珍馐记》、与迪士尼联合出品的律政轻喜剧《正义的算法》,以及与暴走漫画联合出品的爆梗迷你喜剧《片场日记》也都曾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   可惜的是,在推动B站破圈上步子慢了一点,也小了一点。   截止发稿前,《珍馐记》《双镜》《突如其来的假期》在B站站内的播放量分别为1.9亿、1.7亿、1.2亿,《片场日记》6000万出头,《正义的算法》仅过45万。   回看《三悦有了新工作》。   百度指数显示,《风犬少年的天空》的男性观众与女性观众占比相对均衡,而该剧的女性观众占比高达71.27%。根据B站2020年Q1用户画像显示,B站18-35岁用户占78%。用户男女比例为57:43。   同时火烧云数据也显示,从各大主流分区的UP主的抽样粉丝属性来看,男性粉丝居多。   也就是说《三悦有了新工作》的受众与B站受众的重合度并没有那么高,而这也是《珍馐记》《双镜》《突如其来的假期》站内播放量涨不动的一大主因。   其次,透过《三悦有了新工作》等B站自制剧集的题材与人群聚焦、故事表达以及风格呈现,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B站在创作上有意规避那些市面上已高度集中与下沉的题材,侧重在挥洒创意与描摹多元的基础上表达当下。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的双面性。   B站对内容创新的坚定给了平台自制无穷的未来想象力,也有效丰富了影视市场的剧作类型,可站在市场传播的角度上,B站放弃寻求受众情绪的最大公约数这一收视密码,注定会使得剧集无法对标到更多人,破圈也自然需要迈过更高的门槛。   幸运的是,从这些剧集的口碑表现看,大众普遍愿意给予耐心让B站自制去沉淀更大的成长,可矛盾之处在于,B站等不起了。   急切的盈利渴望   在B站2021年四季度和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B站首席财务官樊欣曾公开明确了公司盈利的时间表:在2022年开始全年non-GAAP(非公认会计准则)运营亏损率同比收窄,中期目标于2024年实现non-GAAP盈亏平衡。   可现实的推进进度并不尽如人意。   财报披露,B站2022年Q1的净亏损同比扩大152%至22.84亿元,Q2净亏损同比扩大79.3%至20.10亿元,而平台给出的Q3业绩指引(56-58亿元)也低于市场预期。另一边,截至6月底,不计算贷款和可转债,B站账上现金+存款+短期投资一共249.2亿元。   这一背景下,即便《三悦有了新工作》能冲破圈层也缓解不了B站的焦虑。   事实上,以剧集、综艺为代表的长视频内容的投入产出比本身就不足够乐观,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降本增效”成为长视频的一大发展共识后,“超前点播”又披着“大结局点映礼”的新马甲重新登场,平台的会员价格也是“涨声”不断。   B站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近日,B站一面升级了电脑端笔记功能的入口,一面在推广页以知识类、课程类视频为例详细介绍了B站笔记的使用攻略,同时也在通过平台检索推荐、提高曝光以及开放投币与“一键三连”功能等鼓励UP主给自己的视频写笔记评论。   结合哔哩哔哩副董事长兼COO李旎在Q2财报电话会上提到的“UP主的广告种草”,B站此时加码B站笔记有很大可能是想在图文种草赛道分一杯羹。  ...
12
天天热讯:眼镜镜片花了怎么清洗(眼镜镜片花了怎么修复)
  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眼镜镜片花了怎么清洗,眼镜镜片花了怎么修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方法一:用水磨砂布或纱布轻轻擦划痕,然后将擦毛了的地方涂上牙膏,用一块麂皮或类似东西慢慢擦,直至透明为止。   2、方法二:如果痕迹很小,可以用棉签沾酒精延划痕方向轻轻擦拭,这样可以遮盖划痕,或是对着镜片哈口气。   3、顺着一个方向擦。   4、方法三:可以用柔布涂抹少许牙膏在眼镜片有划痕的一面延同一个方向轻轻擦拭。   5、一方面牙膏有一定的打磨作用,其中含有平时用来打磨牙齿的打磨剂,现在也可用语打磨眼镜;另一方面牙膏也可对一些划痕起到填补作用。   6、方法四:如果自己担心处理不好,可以把眼镜拿到眼镜店去打磨,这样也可以去除眼镜片的花痕。   7、方法五:如果实在划痕太深只有到影碟店看是否可以用打磨影碟的打磨器打磨,再不行就只有换眼镜了,毕竟现在眼镜也还是比较便宜的。   8、如何防止眼镜镜片刮花 :眼镜脏了,千万别上来就擦大致可以将镜片脏了原因分为两类:一是油脂、汗迹或指纹等产生的:这种可以直接用干镜的眼镜布、湿巾进行擦拭清洁;二是粘染灰尘等产生的:要先用水洗的方式将镜面的灰尘颗粒冲洗掉,这种不可以直接用眼镜布、湿巾进行擦拭,否则非常容易产生擦纹,将镜面刮花。   9、尽量先用水洗,再清洁 。 ...
13
【天天新要闻】“光伏电站助力阿根廷能源转型”
     (资料图片)广袤的高查瑞高原位于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日照时长超过2500小时。这里坐落着南美地区装机容量最大、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项目。从高空俯瞰,120万块太阳能光伏板排列得错落有致,十分壮观。   2020年9月,由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去年底,项目总发电量达到91万兆瓦时,满足了近1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并为当地带来超过6000万美元的财政收入。   高查瑞曾经是阿根廷最不发达地区之一。以前,这里没有医院,没有学校,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通电。许多当地农民以售卖手工艺品和特色草药为生,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   “光伏电站项目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改变。”项目工程师路易斯回忆说,“仅项目建设期间,就提供了约1500个就业岗位,相当于附近村庄人数的总和。许多当地人经过培训后成为项目的建设工人,每个月收入有700美元左右,比以前挣得多了不少。”   光伏电站投入运营后,路易斯和40多名参与建设的员工留下来,继续负责电站的运维工作。“现在,电站周边的道路都通了,学校、医院也建起来了,村民们的生活日益改善。越来越多游客来这里体验印加文化,当地的旅游业、手工业得到发展。”看到电站给家乡带来的变化,路易斯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中国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严格环保标准,也让路易斯赞不绝口。“项目建立了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针对当地生态环境反复修改设计方案。比如,园区内的排水管道依据原有的地势和地上设施而建,不但大幅减少了工程量,也最大限度保护了地表植被,为羊驼等动物提供了更大活动空间。”路易斯说。   2021年4月,中国企业与胡胡伊省签署了二期光伏项目总承包合同。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成后可再满足约7万个家庭的电力需求,并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如今,高查瑞光伏电站已经成为胡胡伊省的一张闪亮名片。今年2月,胡胡伊省省长莫拉莱斯在项目现场参观后感慨地说:“希望更多人了解这座光伏电站。它不仅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还为我们的家乡带来更多改变。”   有了稳定供电,低碳出行也被提上议程。今年5月,胡胡伊省与中国企业签订新能源轻轨列车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光伏发电为车辆提供能源,满足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光伏电站助力阿根廷能源转型。”阿根廷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格莱尼奥表示,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以及位于萨尔塔省的光伏电站和位于丘布特省的风电项目等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合作项目正积极助力当地发展。“2016年以来,阿根廷启动了100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丰富了阿根廷能源矩阵,并在构建绿色环保管理体系、推广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