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看:New Game Changer,合成生物学将于何处、如何扎根?

sansa2025 sansa2025
10
2025-08-13
     【资料图】   引言:   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学思想高度整合了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分子工程、系统生物学等多领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已经催生了诸多的新业态和巨大的市场机会。   本系列文章聚焦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应用,上篇文章梳理了合成生物学创造生物体的底层逻辑与之在发酵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本文将继续深入探究其在医疗、能源与农业等产业的创新成果,并结合三类合成生物学企业的特点归纳产业投资逻辑。   合成生物学全方位优化医疗产业   医疗产业发展高度依赖新技术的研发突破,其中,生物材料研究对生物相容性的要求较高,即需要使材料在进入生物组织后能够在机体特地部位引起恰当的反应,两者循环作用直至达到特定目标。对比合成生物学的底层逻辑可见,生物相容性是与之高度契合的重要研究主题。   合成生物学在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医疗预防、诊断和治疗。   在医疗预防方面,合成生物学主要通过优化疫苗或提供核酸疫苗发挥作用。   相较于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的作用时间更长、免疫力更强,已经成为部分传染病最简单有效的长效疫苗,但目前多数传染病尚未研有成熟的低毒性疫苗。合成生物学的密码子优化技术能够对病毒基因组进行负优化,如通过大规模同义突变重设病毒基因组,在不了解病毒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病毒毒性,快速生成减毒毒株。该项技术已经在部分疫苗的I期临床中得到应用,具体包括CodaVax-H1N(甲型H1N1流感的减活疫苗)、CodaVax-RSV(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疫苗)、CDX-005(SARS-CoV-2减活疫苗)等。   除优化减活疫苗外,合成生物学也是制造DNA和RNA疫苗的基础。合成生物学能够利用相关技术直接合成核酸分子,将编码病毒成分的DNA或RNA通过疫苗引入人体细胞,进而实现与自然感染相同的病毒抗原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此种疫苗制造方法具有设计速度快、生产过程简单、可选择靶点范围广的优势,能够为疫苗的研发提供更大空间;同时,其免疫反应强,能够提升疾病预防效果。   在医疗诊断方面,利用生物合成技术设计具有特定分子相互作用的生物组件,可以实现实时高效、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非侵入式检测,其适用范围涵盖癌症细胞、代谢产物、感染因子、毒素等,该种解决方案已在部分非传染性癌症、冠状动脉疾病、传染性疾病(如埃博拉、寨卡、结核病、疟疾、艾滋病、新型冠状肺炎等)以及其他诊断中(如血常规定量分析等)推进临床前研究。   此种检测方式的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构建感应器(Sensor)、处理器(Processor)和报告器(Reporter)。感应器负责感应体内或体外环境的目标信号,处理器负责将感应器收集的信号根据医学标准分类为临床类型,最终由报告器将分析结果以易于检验的形式输出。   除构建新结构外,合成生物学也可借由蛋白的定向改造技术,为现有的体外诊断方案提供性能更优的原料(例如酶),推动诊断方案的改进;还可以构建出与人体器官相近的类器官,在药物的筛选、临床的伴随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治疗阶段是合成生物学最重要的医学应用领域,利用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目标生物体能够直接应用于细胞免疫治疗、工程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   其中,细胞免疫疗法是最能体现合成生物学技术先进应用的领域之一,其核心原理为利用生物合成技术改造细胞,以精准地控制细胞功能,为患者提供长期持续的疾病管理。极具代表性的Car-T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本文简称“Car-T疗法”)已经在血液癌治疗中取得了可观成效,Car-T疗法是在T细胞表面添加嵌合抗原受体,以增强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和T细胞激活能力。将嵌合抗原受体添加至不同的免疫细胞,则可分化出Car-NK、Car-M等多种衍生疗法。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设计出更多的类似于嵌合抗原受体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生物元器件,并排列组合出大量通过感受器接收特定分子信号并通过基因回路处理引发一系列下游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细胞疗法,提升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各类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   合成生物学通过系列改造创造特异性的细胞疗法[1]   除改造细胞外,合成生物学还可以改造细菌和病毒,生成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溶瘤细菌/病毒,起到载药、募集免疫细胞杀伤癌细胞的作用。例如,经过改造的具有表达肿瘤相关抗凋零抗原的减毒沙门氏菌CVD908ssb-
     【资料图】   引言:   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学思想高度整合了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分子工程、系统生物学等多领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已经催生了诸多的新业态和巨大的市场机会。   本系列文章聚焦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应用,上篇文章梳理了合成生物学创造生物体的底层逻辑与之在发酵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本文将继续深入探究其在医疗、能源与农业等产业的创新成果,并结合三类合成生物学企业的特点归纳产业投资逻辑。   合成生物学全方位优化医疗产业   医疗产业发展高度依赖新技术的研发突破,其中,生物材料研究对生物相容性的要求较高,即需要使材料在进入生物组织后能够在机体特地部位引起恰当的反应,两者循环作用直至达到特定目标。对比合成生物学的底层逻辑可见,生物相容性是与之高度契合的重要研究主题。   合成生物学在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医疗预防、诊断和治疗。   在医疗预防方面,合成生物学主要通过优化疫苗或提供核酸疫苗发挥作用。   相较于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的作用时间更长、免疫力更强,已经成为部分传染病最简单有效的长效疫苗,但目前多数传染病尚未研有成熟的低毒性疫苗。合成生物学的密码子优化技术能够对病毒基因组进行负优化,如通过大规模同义突变重设病毒基因组,在不了解病毒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病毒毒性,快速生成减毒毒株。该项技术已经在部分疫苗的I期临床中得到应用,具体包括CodaVax-H1N(甲型H1N1流感的减活疫苗)、CodaVax-RSV(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疫苗)、CDX-005(SARS-CoV-2减活疫苗)等。   除优化减活疫苗外,合成生物学也是制造DNA和RNA疫苗的基础。合成生物学能够利用相关技术直接合成核酸分子,将编码病毒成分的DNA或RNA通过疫苗引入人体细胞,进而实现与自然感染相同的病毒抗原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此种疫苗制造方法具有设计速度快、生产过程简单、可选择靶点范围广的优势,能够为疫苗的研发提供更大空间;同时,其免疫反应强,能够提升疾病预防效果。   在医疗诊断方面,利用生物合成技术设计具有特定分子相互作用的生物组件,可以实现实时高效、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非侵入式检测,其适用范围涵盖癌症细胞、代谢产物、感染因子、毒素等,该种解决方案已在部分非传染性癌症、冠状动脉疾病、传染性疾病(如埃博拉、寨卡、结核病、疟疾、艾滋病、新型冠状肺炎等)以及其他诊断中(如血常规定量分析等)推进临床前研究。   此种检测方式的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构建感应器(Sensor)、处理器(Processor)和报告器(Reporter)。感应器负责感应体内或体外环境的目标信号,处理器负责将感应器收集的信号根据医学标准分类为临床类型,最终由报告器将分析结果以易于检验的形式输出。   除构建新结构外,合成生物学也可借由蛋白的定向改造技术,为现有的体外诊断方案提供性能更优的原料(例如酶),推动诊断方案的改进;还可以构建出与人体器官相近的类器官,在药物的筛选、临床的伴随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治疗阶段是合成生物学最重要的医学应用领域,利用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目标生物体能够直接应用于细胞免疫治疗、工程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   其中,细胞免疫疗法是最能体现合成生物学技术先进应用的领域之一,其核心原理为利用生物合成技术改造细胞,以精准地控制细胞功能,为患者提供长期持续的疾病管理。极具代表性的Car-T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本文简称“Car-T疗法”)已经在血液癌治疗中取得了可观成效,Car-T疗法是在T细胞表面添加嵌合抗原受体,以增强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和T细胞激活能力。将嵌合抗原受体添加至不同的免疫细胞,则可分化出Car-NK、Car-M等多种衍生疗法。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设计出更多的类似于嵌合抗原受体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生物元器件,并排列组合出大量通过感受器接收特定分子信号并通过基因回路处理引发一系列下游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细胞疗法,提升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各类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   合成生物学通过系列改造创造特异性的细胞疗法[1]   除改造细胞外,合成生物学还可以改造细菌和病毒,生成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溶瘤细菌/病毒,起到载药、募集免疫细胞杀伤癌细胞的作用。例如,经过改造的具有表达肿瘤相关抗凋零抗原的减毒沙门氏菌CVD908ssb-TXSVN,能够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浸润肿瘤,增强识别与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在临床治疗方面,由合成生物学支持发酵工程获得的材料和药物亦能够发挥显著作用,在胰岛素、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物等诸多临床药物的生产中,发酵法已实现对天然提取法或化学合成法的替代。   合成生物学产生的其他材料,如合成透明质酸和人工眼角膜,以及研发需要的具备生理相容性的粘合剂、靶向递送药物的药物载体等,均在临床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组织及以上级别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或可期待在临床治疗中实现更多跨越式的创新应用,例如通过红细胞改造生产无抗原识别的“代血液”,以克服血型匹配困难并免除输血反应危险;利用生物打印技术在固定框架中注入细胞形成人造组织乃至形成器官,以解决由衰老、疾病、事故或先天缺陷导致的组织或器官衰竭难题。   合成生物学为绿色能源、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2022年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重点研究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颠覆性技术,支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的下降。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预估,截至2030年,生物制造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5亿吨,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   合成生物学的生物制造过程兼具绿色环保与降本增效优势,现阶段主要通过发酵工程将可再生生物质转化为燃料,减少碳排放,创造出绿色能源新选择,为解决存量燃油机械的环保问题提供方案,并基于其可再生性成为能源安全的新保障。   合成生物学在能源开发领域主要应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燃料乙醇的生产主要可以分为将淀粉发酵转化为乙醇和将纤维素发酵转化为乙醇(淀粉和纤维素均为葡萄糖连接成的多糖,连接方式不同)。淀粉多数来源于粮食作物,其发酵难度低,转化技术已十分成熟,但存在与民争粮的风险;使用纤维素转化燃料乙醇则需大量消耗木屑、秸秆等木质作物,虽然原料价优易获取,但其原始成分木质素成分较为复杂,预处理工序提高了转化过程的总体成本。   合成生物学为生物燃料的可持续生产提供支持[2]   美国和巴西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在燃料乙醇的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美国的玉米种植成本较中国低近40%,其燃料乙醇的价格已经较石油具有一定竞争力,美国也由此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车用乙醇汽油生产和消费国。巴西的甘蔗生产量居全球之首,这为燃料乙醇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巴西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和应用国。出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考虑,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方式正逐步向采用非粮经济作物和纤维素原料综合利用方式转变,当前的主要研究课题为如何借助合成生物学遴选恰当的工程菌,以接近或低于传统方法生产乙醇的成本,增强绿色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说,通过合成生物学生产乙醇仍面临成本较高、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但随着合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新的菌类和藻类,寻求以更多形式生产可持续、环境友好的生物燃料的途径,如通过定制工程菌生产异丁醇、氢气和甲烷,以及将甲烷等气态燃气转化为燃料,但进入产业化生产还尚需时日。   合成生物学或将颠覆农业和食品面貌   合成生物学在农业和食品领域具有极大的发挥空间。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主要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等,营养元素的不足会导致植物遭遇长势衰弱、病虫害频发、品质低下、产量减少等诸多问题,而合成生物学能够重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合成生物学能够通过物种性能的优化实现植物性能的增强,在植物种植、食品生产、生态循环等多个环节构建新的想象。   例如使用代谢工程的相关技术能够研究植物的代谢途径,通过增强合成途径、减少呼吸等消耗途径,提升固碳能力,帮助作物合成更多淀粉,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还能够定制固氮共生菌,使原本不具备固氮能力的植物可以通过共生关系从空气中获取氮元素,以减少对土壤中氮元素的依赖,从而增加土壤肥力。   合成生物学还能够将活性物质在植物中进行表达,优化不同营养元素的配比,提高植物的成长效率,减少肥料的使用;或在农产品中增加新物质,例如在大米中添加胡萝卜素,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植物抗逆性的提升亦可以借助植物合成生物学来实现,通过构建并导入高效的抗逆元器件,植物的抗倒伏、抗虫抗病害能力得到提升,农药使用量随之减少,同时为农业操作提供有利条件。   合成生物学在营养学和农业中的应用前景[3]   合成生物学还能够借助生物发酵技术改变粮食的生产形式。   在“人造肉”领域,用以制作大众熟知的“素肉”所需的大豆蛋白即可使用酵母菌生产;而通过培养肌肉细胞等方式生产“实质性肉类”的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且其成本近乎“天价”,在短期内或难以降低。   目前“人造肉”生产主要通过酵母菌和动物细胞培养完成,通过光自养生物等制造动植物蛋白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光自养生物是指某种能够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淀粉、并作为其他植物或动物食物的植物,可以理解为有光合作用能力的底盘细胞。培养此种细胞构建食物工厂,取代占地面积较大、单位产值较低、环境变化较大的农田,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安全的保障。   使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产品还能够为农业和下游提供和处理材料,如提供农用塑料膜等农业材料、食品添加剂等食品饮料成分,或协助处理污水、秸秆等农业废弃物。   由于合成生物学仍处于发展阶段,学界及大众对其潜力和风险尚未完全了解,其应用面临着科学、伦理等多方面的争议,故其在农业和食品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   合成生物学企业的三种商业模式   随着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入,产业中聚集的企业数量不断攀升。依据其业务类型,合成生物学企业可以划分为三类,分别是以生物体或化学产品为目标产品的产品导向型企业、基于自有通用设计平台提供生物体改造服务的服务型企业以及针对合成生物学专项技术研发的研发型企业。   产品导向型企业大多为高新制造业或新型生物医药技术企业,是目前合成生物学赛道的主流玩家,其更加专注于产品所在市场的专项研究,并在寻求产品性能改良和生产成本降低的过程中引入合成生物学技术。此类企业的价值本质上由其核心产品的主要研发技术决定,而合成生物学则作为对产品增益的价值提升工具存在。   与前者不同,服务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自有的合成生物学资源和技术,如丰富的基因库和细胞资源库,以及设计和高通量筛选适用于不同产品生产的底盘细胞能力。服务型企业通常由产品导向型企业转化而成,其核心业务逐步过渡为向后者提供服务,以规避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特定产品带来的商业风险。这类企业与赛默飞(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全球科学服务领域巨头)等同样具有合成生物学所需各项技术和试剂科研巨头的核心差别,是能否将合成生物学各项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形成设计生物体的通用平台的能力。服务型企业的成长发展与合成生物学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目前占据领先地位的多为国外企业,我国仅有部分企业尚处于转型阶段。   研发型企业则常见于科技高度发达的学术集群,企业业务重心在于技术创新,其研究方向大多专注于合成生物学的某一个技术环节。此类企业通常小而精,公司经营成败完全取决于技术研发成败,但也因其技术精深,企业常常获得产业巨头青睐,易于获得收购。   结语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新的概念,却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合成生物学结合运用的诸多技术早已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合成生物学通过结合工程学思想,对生物学已有技术进行了重新定义,大大增强了对生物体的改造能力。   因此,不同于基因编辑等赛道是由特定核心技术驱动开创出全新领域的突变模式,合成生物学是随着大量支持技术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逐步进入商业实践去更好满足现有需求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   我们认为更应该从需求端而非供给侧去思考合成生物学赛道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当前的高需求赛道中,有哪些合成生物学企业具备以低成本满足现有需求的能力,而非由具有某些合成生物学产品供给能力的企业为出发点,去寻找其产品的可应用方向。(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引用:   [1] Kitada T, DiAndreth B, Teague B, et al. Programming gene and engineered-cell therapies with synthetic biology[J]. Science, 2018, 359(6376): eaad1067.   [2] 16 Important Pros and Cons of Biofuels to Know, Our Endangered World, https://www.ourendangeredworld.com/energy/pros-and-cons-of-biofuels/   [3] Roell M S, Zurbriggen M D. The impact of synthetic biology for future agriculture and nutrition[J].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2020, 61: 102-109.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今日报丨严控进口婴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上海海关这样做

今日报丨严控进口婴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上海海关这样做

sansa2025 sansa2025
23
2025-08-04
进口婴童样品化学项目检测 赵洁摄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上海海关聚焦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关切,不断加大进口婴童用品检验监管力度,守护婴幼儿及少年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 依据我国安全、卫生、环保要求,通过对部分高风险产品、品牌开展精准布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质量安全风险消除措施和异常处置工作,提升婴童用品质量安全水平。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上海海关共检出进口婴童用品不合格278批(含目录外抽查)。其中检出进口婴童服装不合格67批,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色牢度、pH值、绳带等...
佳禾智能“硬核”供应商或为空壳公司 研发目标现“老调重弹”?

佳禾智能“硬核”供应商或为空壳公司 研发目标现“老调重弹”?

sansa2025 sansa2025
24
2025-08-04
《金证研》沪深资本组 嘉树/研究员 唐里 映蔚 洪力/编审˂div style="color:#999;text-align...
全国汽车市场复苏季 新能源车销量逆势迎“丰收”

全国汽车市场复苏季 新能源车销量逆势迎“丰收”

sansa2025 sansa2025
25
2025-08-04
咔嚓!相框圈住亮眼的红色新车与贾先生幸福的四口之家,“女儿长大问起,我就告诉她这是咱家的第一辆车。” 6月末,贾先生到位于北京蟹岛的特斯拉交付中心提车,场面让他颇为震撼。交付大厅的101个车位,停满了一辆辆新车,每当有一辆车被开走,跟着就会有下一辆补充进来。“从6月中旬恢复开...
全球热头条丨华为注册多枚“华为坤灵”商标 涉及设计研究和科学仪器

全球热头条丨华为注册多枚“华为坤灵”商标 涉及设计研究和科学仪器

sansa2025 sansa2025
24
2025-08-0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CNMO新闻】近日,CNMO了解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多枚“华为坤灵”商标。该商标国际分类涉及设计研究和科学仪器,当前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 华为 此前,据华为官方消息,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小企...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遇困行业的金融服务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遇困行业的金融服务

sansa2025 sansa2025
28
2025-08-04
近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消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 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等的金融支持。˂/...
又一春大风刮过晋江_又一春大风刮过

又一春大风刮过晋江_又一春大风刮过

sansa2025 sansa2025
24
2025-08-04
(资料图) 1、这位大人总是这样啦"通篇的伪轻松就是为了最后那一下虐,看了表面的大团结就忽视了人人背后那一段故事。 2、看完最后那一段真是泪流满面呀。 3、小符死后,马小东同学固执地当做他还活着,守着两家之间的那墙那梯子,等...
评论 SAY SOMETHING
年度爆文
8
大米正酝酿涨价风暴? 多个国家或将提高出口价格
     今年以来,相比于前几个月一度疯涨的小麦来说,全球大米价格涨幅一直相对温和。但这一格局近期可能迎来转变。   继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近期开始对大米征收20%出口税后,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和泰国也紧随其后,准备提高大米出口价格。   专家预测,在当前俄乌冲突持续还自己,越南和泰国此举可能导致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并加剧全球通货膨胀。   越泰打算提高大米出口价格   据《日经新闻》报道,泰国农业与合作部部长查棱猜将于10月初访问越南,与越南农业部长黎明欢就提高大米出口价格举行会谈。   越南和泰国可能将大米出口价格提高约20%   据泰国政府官员声称,查棱猜将于10月6日和7日访问越南。报道称,查棱猜将与黎明欢就两国农业合作,包括大米出口价格问题举行会谈。据称,。   今年9月初,泰国官员表示,两国已同意共同努力提高大米出口价格,并指出,由于化肥和化学品的价格飙升,该国农民目前无法承担更高的生产成本。两国将各自成立工作组研究具体措施。   据泰国当地媒体报道,在10月的会议上,越泰两国将讨论协议的细节,以制定下一步的实施步骤,并基于当前高生产成本的情况提高大米出口价格。   查棱猜此前曾表示:“新协议是泰国和越南利用全球市场定价机制帮助农民获得更合适的出口价格的第一步。”   为了实施该协议,泰国和越南下一步还将致力于建立一个谈判机制,同时努力说服更多的大米出口国加入该协议。   “将米价提高到适当水平,是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义务和责任。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全世界的水稻种植和水稻生产。”泰国农业部门顾问Alongkorn Ponlaboot表示。   大米价格近期已经开始上涨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后,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均为全球主要小麦出口国,小麦价格一度疯狂飙升。而大米价格相对于小麦价格一直相对稳定。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8月,泰国大米出口价格同比上涨8.4%。越南大米价格同比涨1.4%。相比之下,美国小麦价格8月同比上涨18.3%,欧盟小麦价格同比涨15.9%,而阿根廷小麦价格涨幅更是惊人,达到43%。   然而,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最近对某些种类的大米征收了20%的出口税,以确保本国供应。行业人士预计,印度此举可能令该国今年大米出口量下降25%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9月9日正式开始针对部分大米征收出口税后,越南的大米出口价格已经开始上涨。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1年,全球大米出口量达到516...
9
天天观焦点:豆瓣8.3分,“三悦”解不了B站的焦虑
  播出的第20天,《三悦有了新工作》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豆瓣开分——8.3。      (资料图片)   只是,尽管开分当日话题#三悦有了新工作豆瓣开分8.3#火速冲上了微博热搜,但该剧给B站带去的口碑胜利并没有冲破圈层。   截止发稿前,热搜#三悦有了新工作豆瓣开分8.3#阅读量不足7000万,剧集总话题#三悦有了新工作#阅读量仅3亿+,豆瓣评分人数也不过1万出头。与此同时,该剧目前的猫眼历史最高热度仅3425.19,远不及《风犬少年的天空》的二分之一,在站内播放量上更存在近5亿之差。   接下来,《三悦有了新工作》的热度与播放曲线能否在口碑的带动下低开高走,还存在很大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给它留下的逆袭时间不多了。   按照B站公布的追剧日历,该剧会在27号迎来会员收官。另一边,在此期间,剧集市场的观众注意力会随着《我们这十年》《摇滚狂花》等大剧的相继播出被进一步分流。   缓慢成长的自制内容   谁都不能否认,从《风犬少年的天空》到《三悦有了新工作》,B站自制剧集始终是在前进的。   2021年,凭借不世俗的国产女主形象构建、对共享的时代情绪和话题荒诞又出格的表达,B站主控推出的《突如其来的假期》收获了不少拥趸。紧随其后,B站联合出品并独播的《双镜》也凭借女作家&女杀手的创新双女主设定刷了一波存在感与关注度。   今年,在《三悦有了新工作》播出前,B站与欢娱影视二次牵手推出的古装美食剧《珍馐记》、与迪士尼联合出品的律政轻喜剧《正义的算法》,以及与暴走漫画联合出品的爆梗迷你喜剧《片场日记》也都曾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   可惜的是,在推动B站破圈上步子慢了一点,也小了一点。   截止发稿前,《珍馐记》《双镜》《突如其来的假期》在B站站内的播放量分别为1.9亿、1.7亿、1.2亿,《片场日记》6000万出头,《正义的算法》仅过45万。   回看《三悦有了新工作》。   百度指数显示,《风犬少年的天空》的男性观众与女性观众占比相对均衡,而该剧的女性观众占比高达71.27%。根据B站2020年Q1用户画像显示,B站18-35岁用户占78%。用户男女比例为57:43。   同时火烧云数据也显示,从各大主流分区的UP主的抽样粉丝属性来看,男性粉丝居多。   也就是说《三悦有了新工作》的受众与B站受众的重合度并没有那么高,而这也是《珍馐记》《双镜》《突如其来的假期》站内播放量涨不动的一大主因。   其次,透过《三悦有了新工作》等B站自制剧集的题材与人群聚焦、故事表达以及风格呈现,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B站在创作上有意规避那些市面上已高度集中与下沉的题材,侧重在挥洒创意与描摹多元的基础上表达当下。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的双面性。   B站对内容创新的坚定给了平台自制无穷的未来想象力,也有效丰富了影视市场的剧作类型,可站在市场传播的角度上,B站放弃寻求受众情绪的最大公约数这一收视密码,注定会使得剧集无法对标到更多人,破圈也自然需要迈过更高的门槛。   幸运的是,从这些剧集的口碑表现看,大众普遍愿意给予耐心让B站自制去沉淀更大的成长,可矛盾之处在于,B站等不起了。   急切的盈利渴望   在B站2021年四季度和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B站首席财务官樊欣曾公开明确了公司盈利的时间表:在2022年开始全年non-GAAP(非公认会计准则)运营亏损率同比收窄,中期目标于2024年实现non-GAAP盈亏平衡。   可现实的推进进度并不尽如人意。   财报披露,B站2022年Q1的净亏损同比扩大152%至22.84亿元,Q2净亏损同比扩大79.3%至20.10亿元,而平台给出的Q3业绩指引(56-58亿元)也低于市场预期。另一边,截至6月底,不计算贷款和可转债,B站账上现金+存款+短期投资一共249.2亿元。   这一背景下,即便《三悦有了新工作》能冲破圈层也缓解不了B站的焦虑。   事实上,以剧集、综艺为代表的长视频内容的投入产出比本身就不足够乐观,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降本增效”成为长视频的一大发展共识后,“超前点播”又披着“大结局点映礼”的新马甲重新登场,平台的会员价格也是“涨声”不断。   B站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近日,B站一面升级了电脑端笔记功能的入口,一面在推广页以知识类、课程类视频为例详细介绍了B站笔记的使用攻略,同时也在通过平台检索推荐、提高曝光以及开放投币与“一键三连”功能等鼓励UP主给自己的视频写笔记评论。   结合哔哩哔哩副董事长兼COO李旎在Q2财报电话会上提到的“UP主的广告种草”,B站此时加码B站笔记有很大可能是想在图文种草赛道分一杯羹。  ...
12
天天热讯:眼镜镜片花了怎么清洗(眼镜镜片花了怎么修复)
  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眼镜镜片花了怎么清洗,眼镜镜片花了怎么修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方法一:用水磨砂布或纱布轻轻擦划痕,然后将擦毛了的地方涂上牙膏,用一块麂皮或类似东西慢慢擦,直至透明为止。   2、方法二:如果痕迹很小,可以用棉签沾酒精延划痕方向轻轻擦拭,这样可以遮盖划痕,或是对着镜片哈口气。   3、顺着一个方向擦。   4、方法三:可以用柔布涂抹少许牙膏在眼镜片有划痕的一面延同一个方向轻轻擦拭。   5、一方面牙膏有一定的打磨作用,其中含有平时用来打磨牙齿的打磨剂,现在也可用语打磨眼镜;另一方面牙膏也可对一些划痕起到填补作用。   6、方法四:如果自己担心处理不好,可以把眼镜拿到眼镜店去打磨,这样也可以去除眼镜片的花痕。   7、方法五:如果实在划痕太深只有到影碟店看是否可以用打磨影碟的打磨器打磨,再不行就只有换眼镜了,毕竟现在眼镜也还是比较便宜的。   8、如何防止眼镜镜片刮花 :眼镜脏了,千万别上来就擦大致可以将镜片脏了原因分为两类:一是油脂、汗迹或指纹等产生的:这种可以直接用干镜的眼镜布、湿巾进行擦拭清洁;二是粘染灰尘等产生的:要先用水洗的方式将镜面的灰尘颗粒冲洗掉,这种不可以直接用眼镜布、湿巾进行擦拭,否则非常容易产生擦纹,将镜面刮花。   9、尽量先用水洗,再清洁 。 ...
13
【天天新要闻】“光伏电站助力阿根廷能源转型”
     (资料图片)广袤的高查瑞高原位于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日照时长超过2500小时。这里坐落着南美地区装机容量最大、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项目。从高空俯瞰,120万块太阳能光伏板排列得错落有致,十分壮观。   2020年9月,由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去年底,项目总发电量达到91万兆瓦时,满足了近1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并为当地带来超过6000万美元的财政收入。   高查瑞曾经是阿根廷最不发达地区之一。以前,这里没有医院,没有学校,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通电。许多当地农民以售卖手工艺品和特色草药为生,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   “光伏电站项目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改变。”项目工程师路易斯回忆说,“仅项目建设期间,就提供了约1500个就业岗位,相当于附近村庄人数的总和。许多当地人经过培训后成为项目的建设工人,每个月收入有700美元左右,比以前挣得多了不少。”   光伏电站投入运营后,路易斯和40多名参与建设的员工留下来,继续负责电站的运维工作。“现在,电站周边的道路都通了,学校、医院也建起来了,村民们的生活日益改善。越来越多游客来这里体验印加文化,当地的旅游业、手工业得到发展。”看到电站给家乡带来的变化,路易斯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中国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严格环保标准,也让路易斯赞不绝口。“项目建立了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针对当地生态环境反复修改设计方案。比如,园区内的排水管道依据原有的地势和地上设施而建,不但大幅减少了工程量,也最大限度保护了地表植被,为羊驼等动物提供了更大活动空间。”路易斯说。   2021年4月,中国企业与胡胡伊省签署了二期光伏项目总承包合同。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成后可再满足约7万个家庭的电力需求,并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如今,高查瑞光伏电站已经成为胡胡伊省的一张闪亮名片。今年2月,胡胡伊省省长莫拉莱斯在项目现场参观后感慨地说:“希望更多人了解这座光伏电站。它不仅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还为我们的家乡带来更多改变。”   有了稳定供电,低碳出行也被提上议程。今年5月,胡胡伊省与中国企业签订新能源轻轨列车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光伏发电为车辆提供能源,满足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光伏电站助力阿根廷能源转型。”阿根廷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格莱尼奥表示,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以及位于萨尔塔省的光伏电站和位于丘布特省的风电项目等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合作项目正积极助力当地发展。“2016年以来,阿根廷启动了100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丰富了阿根廷能源矩阵,并在构建绿色环保管理体系、推广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