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抓六强化——五老村街道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五老村街道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安全工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严格落实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等责任制要求, 采取“六抓六强化”工作举措,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努力提升工作实效。

工作开展:六抓六强化
一

抓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监管责任
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街道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下设办公室,负责工作推进、督查检查。根据《秦淮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24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要求,督促五部一局两中心和各社区结合实际制定17个专项整治方案,坚持定期与区相关部门搞好工作对接,每日推进排查,按周推进整治,确保安全监管责任得到贯彻落实。结合2020年街道高质量目标考核发展,与街道各部门、各社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部门有指标,社区有任务,人人有担子。
二
抓学习宣传,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把安全工作纳入街道工委议事日程和中心组学习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及时学习中央督导组安全工作阶段性督查通报,学习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保证安全工作不偏离方向、不脱离实际、不搞“空对空”。各部、局、各社区发挥党建引领和网格作用,运用社区小喇叭、安全工作微信群、张贴宣传海报公示栏、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宣传发动,加强群众安全法规、安全常识宣传,全力扩大群防群治,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和生产经营单位共同参与排查整治。联合重点企业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消防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8场,与楼宇物业、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600余份,与小微企业、“九小场所”签订安全承诺书3000余份,发放街道制作的安全宣传手册2000余册。对辖区内的居民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安全提示信500余封,悬挂横幅50条,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浓厚氛围。
三
抓日常检查,强化管理广度深度
根据街道环境特点和区位实际,结合17个安全隐患治理重点,按日、周、月制定安全工作检查计划,定期组织社区、网格、专业领域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大检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及时统计、及时汇总。结合街道自查和上级部署开展专项检查,针对高层楼宇消防隐患、老旧小区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问题,制定大检查大执法、打非治违等安全工作方案,提升安全工作针对性、实效性。针对部分检查项目专业性强、情况复杂的特点,拟聘请第三方安全技术专家协助开展检查,提升安全检查中发现隐患的能力,力保辖区范围各项安全隐患得到发现及时、精准研判和得当处置。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排查整治。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装修拆改、老旧危房、餐饮燃气、群租房、“三合一”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牵头调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进度表,围绕消险治乱,集中力量逐个难题进行集智攻关整改。
四
抓问题整改,强化执法监管实效
街道牢牢扛起安全工作属地责任,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与重点隐患问题,坚持每月至少一次集中整治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一次上门、全面体检”。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做到排查整改、执法查处、督查督办贯穿集中整治全过程,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第一时间责令限期整改,能尽快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无法彻底整改的,明确专人盯防,严格防控措施,跟踪督促在限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巩固整治成果。执法整治过程中,对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等安全生产经营行为的企业和个人,按照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要求,落实从严从快处理,防止风险累积、酿成事故。街道每周对各部中心、各条口、各社区集中整治行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研究解决措施,督促抓好落实。截止目前,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87处,已经整改完毕169项,剩余的18处隐患责令限期整改。
五
抓消险治乱,强化重大隐患治理
在平时排查、摸清底清基础上,对安全隐患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建档、列出清单,集中全街道力量逐类问题、逐个难题进行攻关整改,突出消险治乱,夯实安全根基。重点突出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装修拆改、老旧危房、餐饮燃气、群租房、公寓管理、“三合一”场所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整治,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总牵头总负责,各项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进度表,必要时启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集中研究解决重点疑难杂症,确保安全工作不留隐患、不留死角。
六
抓人技结合,强化安全生产机制
一方面,在安全生产人才培训上,采取举办培训、以会代训、专项集训、聘请专家授课辅导、参加区级培训考核等方式,加大安全监管政策法规学习和技能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监管人才队伍履职能力,构建一支精干、务实、稳定的安全监管队伍。另一方面,加强技术推广和改进使用,提高实地消险和安全防范的硬实力。根据街道实际,着力加大瓶改管、高层楼宇电梯更换、电动车安装充电桩等工作力度,结合民生工作站机制,解决居民群众各类生活难题,全面降低小区和高层楼宇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