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天下!万亿级养老产业,还在被巨头“试探”

sansa2025 sansa2025
48
2025-08-1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7%,人口结构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而伴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背后的养老市场也在迎来巨大的商业化增长。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市场已经成长为一个万亿级的大产业。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8.8万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更将达12.0万亿元。   在不断显现的市场机遇与商业前景面前,其他行业的巨头纷纷跨界布局养老产业,比如科创方向的阿里、腾讯等,地产行业的万科、绿城等,保险领域的平安、泰康等。这一举措与国外企业的商业轨迹有些相似,但是相比于后者的成熟发展,国内的巨头似乎还在试探中国养老产业这个新风口的商业潜力,还没有想好是否要进一步地All in养老产业。   目前来说,中国的养老产业只有巨头跨界,还没有真正属于该赛道的巨头。   跨界巨头,用「养老」讲故事   巨头的跨界,对养老产业虽有涉及,但商业的核心似乎更多还是放在自家原来的主营业务上。   以平安来说,这是一众跨界巨头里较为活跃的一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平安便重点对外公布了自家的康养战略,并接连举办了两场围绕平安臻享RUN与居家养老的主题发布会。在相关产品上,平安也同步推出来了“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保险+健康管理"一体化养老解决方案,对应发布了高端康养品牌「臻颐年」、居家养老品牌「平安管家」等等。   从市场营销到产品服务再到品牌IP,平安在养老领域的布局非常广泛,俨然一副要全面进军养老行业的架势。   但是,抛开说的部分,平安真正在养老行业落地的项目并不多。   比如旗下的高端康养品牌「臻颐年」目前能看到落地希望的项目只有深圳的颐年城、佛山的逸享城两个项目,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武汉等地的项目都还停留在规划阶段。虽说“臻颐年”在高端康养方面确实很有想法,提出了七维健康、三尊体系等一系列高品质的服务体系,但是在没有实际的项目支撑之前,大多都还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又比如平安面向全国90%养老人群打造的居家养老品牌「平安管家」,根据相关报道,截至目前,平安管家已经完成了8大场景、300余项服务的构建,覆盖全国30余个主要城市。但是真正落地的成果数据,还只是“超过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增值服务资格,超过3000名客户开启服务体验”。   获得服务资格的部分暂且就不说了,而能真正体验到服务的客户平均下来每个城市才100人左右,这距离平安康养所期望的星辰大海真的就还只是“沧海一粟”吧。对比来看,业内的垂直玩家「福寿康」的规模已经覆盖了全国50多个城市,年客户服务量超1500万人次,差距还是明显存在的。   不要看他说了什么,主要还得看他做了什么——对于平安的康养战略,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跨界巨头要说的养老故事也只是有了个框架。   再者,不要看他做了什么,而要看他在意什么——跨界巨头想要讲的故事,或许并不在故事本身。虽说平安在做康养行业,想要讲好一个有关医疗健康服务的品牌新故事,但是公司真正对市场公布的具体数据并不是面向康养领域或医疗健康行业的,而是其主营的金融保险业务。   简单来看两组数据。   一、在过去的一年,平安寿险近30%的新增客户来自活跃使用医疗健康服务的用户,占比逐年提升。同时,截至2021年12月末,平安寿险活跃使用医疗健康服务的用户量约4980万,其中有37%已成为平安寿险客户,规模稳步增长。   二、平安超2.25亿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9个,客均AUM达5.29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2.8倍。   两组数据,都在强调一点:医疗健康业务助力金融保险业务增长。很显然,两者之间的商业地位以金融保险为主,医疗健康为辅。那么,养老行业在平安的业务定位大致也就这样了。   现阶段,养老产业有发展潜力,但真要做起来,困难重重。对于跨界巨头而言,这可以成为品牌的一个新故事,但这个故事在当前主要还是服务于其本身的主营业务,也就是用未来的增量产业去激活现在的存量业务。   保险+养老、地产+养老等产业新业态的处境,大抵如此。   养老产业的风口比想象的要来得晚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中国商业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由第一支柱(即国民基本养老保险)来承担,第二支柱(即补充养老保险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辅助,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保险如商业养老保险等)发展较慢,仍待完善。   目前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7%,人口结构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而伴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背后的养老市场也在迎来巨大的商业化增长。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市场已经成长为一个万亿级的大产业。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8.8万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更将达12.0万亿元。   在不断显现的市场机遇与商业前景面前,其他行业的巨头纷纷跨界布局养老产业,比如科创方向的阿里、腾讯等,地产行业的万科、绿城等,保险领域的平安、泰康等。这一举措与国外企业的商业轨迹有些相似,但是相比于后者的成熟发展,国内的巨头似乎还在试探中国养老产业这个新风口的商业潜力,还没有想好是否要进一步地All in养老产业。   目前来说,中国的养老产业只有巨头跨界,还没有真正属于该赛道的巨头。   跨界巨头,用「养老」讲故事   巨头的跨界,对养老产业虽有涉及,但商业的核心似乎更多还是放在自家原来的主营业务上。   以平安来说,这是一众跨界巨头里较为活跃的一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平安便重点对外公布了自家的康养战略,并接连举办了两场围绕平安臻享RUN与居家养老的主题发布会。在相关产品上,平安也同步推出来了“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保险+健康管理"一体化养老解决方案,对应发布了高端康养品牌「臻颐年」、居家养老品牌「平安管家」等等。   从市场营销到产品服务再到品牌IP,平安在养老领域的布局非常广泛,俨然一副要全面进军养老行业的架势。   但是,抛开说的部分,平安真正在养老行业落地的项目并不多。   比如旗下的高端康养品牌「臻颐年」目前能看到落地希望的项目只有深圳的颐年城、佛山的逸享城两个项目,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武汉等地的项目都还停留在规划阶段。虽说“臻颐年”在高端康养方面确实很有想法,提出了七维健康、三尊体系等一系列高品质的服务体系,但是在没有实际的项目支撑之前,大多都还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又比如平安面向全国90%养老人群打造的居家养老品牌「平安管家」,根据相关报道,截至目前,平安管家已经完成了8大场景、300余项服务的构建,覆盖全国30余个主要城市。但是真正落地的成果数据,还只是“超过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增值服务资格,超过3000名客户开启服务体验”。   获得服务资格的部分暂且就不说了,而能真正体验到服务的客户平均下来每个城市才100人左右,这距离平安康养所期望的星辰大海真的就还只是“沧海一粟”吧。对比来看,业内的垂直玩家「福寿康」的规模已经覆盖了全国50多个城市,年客户服务量超1500万人次,差距还是明显存在的。   不要看他说了什么,主要还得看他做了什么——对于平安的康养战略,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跨界巨头要说的养老故事也只是有了个框架。   再者,不要看他做了什么,而要看他在意什么——跨界巨头想要讲的故事,或许并不在故事本身。虽说平安在做康养行业,想要讲好一个有关医疗健康服务的品牌新故事,但是公司真正对市场公布的具体数据并不是面向康养领域或医疗健康行业的,而是其主营的金融保险业务。   简单来看两组数据。   一、在过去的一年,平安寿险近30%的新增客户来自活跃使用医疗健康服务的用户,占比逐年提升。同时,截至2021年12月末,平安寿险活跃使用医疗健康服务的用户量约4980万,其中有37%已成为平安寿险客户,规模稳步增长。   二、平安超2.25亿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9个,客均AUM达5.29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2.8倍。   两组数据,都在强调一点:医疗健康业务助力金融保险业务增长。很显然,两者之间的商业地位以金融保险为主,医疗健康为辅。那么,养老行业在平安的业务定位大致也就这样了。   现阶段,养老产业有发展潜力,但真要做起来,困难重重。对于跨界巨头而言,这可以成为品牌的一个新故事,但这个故事在当前主要还是服务于其本身的主营业务,也就是用未来的增量产业去激活现在的存量业务。   保险+养老、地产+养老等产业新业态的处境,大抵如此。   养老产业的风口比想象的要来得晚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中国商业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由第一支柱(即国民基本养老保险)来承担,第二支柱(即补充养老保险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辅助,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保险如商业养老保险等)发展较慢,仍待完善。   目前来说,我国的养老产业主要由政府来主导,市场正在试水阶段,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太成熟,特别是市场供求两端的商业认知并不匹配。   在需求端,用户对商业养老缺乏信任感。在长沙,「螳螂观察」通过社会调研发现,当地一部分人普遍对商业养老模式不太信任,往往持以质疑的态度,比如“靠不靠谱?”“会不会骗了钱就跑路吧?”“住进去后不会再乱收费吧?”等等。   总结起来,这些问题的根源实际上还是出在商业纬度,比如对应的,商业养老机构缺乏权威背书、客户对商业养老的收费模式、服务模式等都不太清晰,很容易在市场上就形成了信息差,加剧客户的不信任感。   在供给端,品牌也确实未能解答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以「平安管家」来说,平安旗下的这个居家养老服务品牌,重点对外宣传的是自家的核心特色,即“1个养老管家携手N个专家顾问,为客户动态打造围绕‘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场景的专属养老服务建议方案。”   但是,对于客户关心的怎么收费、十大场景服务应该如何具体落实等基础性问题,都缺少更详细的说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浮于表面的不真实感。   老年人服务市场,本就敏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供求两端要建立起信任感就更难了。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螳螂观察」,“当前很多商业养老都是重资产经营,成本模式很是问题,哪怕只是做上门服务的,其实他的人力成本都非常高,有的一旦没了政府补贴,可能都活不下去......就是这种情况,你是很难让客户掏钱的。谁直到你哪天干不下去了,跑路了呢......”   他认为,现阶段的商业养老,与其去搞定客户的服务模式,倒不如先搞定自己的商业模式再说吧。   换个角度来看,实际上对于养老产业,巨头跨界反而是最有希望“带飞”这个市场的。因为巨头有资本和生态,能在集团式运营的基础上去持续验证并探索出适合中国的商业养老模式,但如果没有跨界巨头肯真正下功夫去做,只是流于表面地讲故事,那么养老产业这个风口或许比想象的要来得晚一些。   商业养老,应该像老人一样小步走   当前,商业养老的步子跨得太大了,一上来就是全方位的布局,高端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全做了,全面覆盖国内养老市场的9073格局,恨不得把整个养老产业的蛋糕都吃下去。   这一看就不现实,更关键的是,步子是跨出去了,但脚却没动,还杵在原地,更没意义了。   从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跨界巨头若真有心做好养老产业,短时间内最适合的节奏应该是像老人一样小步走,寻求小切片场景服务,将单一场景或服务模式先走通,再开拓业务边界。   DOUS公司是美国目前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个标杆,成立2年,融资就已经超过了2000万美元。   在这家公司的模式上,有几个亮点值得注意:一是业务模式的聚焦,只做老人的日常需求服务,如送药、送餐、维修、保健服务等等;二是交付模式的聚焦,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流程,老人如果需要服务,只需要一个电话即可;三是付费模式的聚焦,没有乱七八糟的收费,采取月付的订阅模式,费用为150美元/月,订阅后可在一个月内享受无限次的服务。   简单来看,DOUS公司能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收费等情况基本就都明确了。那么,放在国内的商业养老服务市场,目前最需要的同样也是类似的小场景服务探索,将服务流程、用户付费意愿、相关风险等都理清楚,一点点试探市场的边界。   这或许才是真正想要做好养老产业该有的姿态,少一点讲给资本市场的故事,多一点面向老人群体的服务吧。   养老产业本就是一条艰难且崎岖的商业道路。目前来看,在全球各国内,还尚未一个大国是完全把这条道路跑通的。旁边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的日本同样如此,国内最大的养老龙头企业日学医馆依旧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经营压力,曾多次徘徊在季度亏损的边缘。   而商业养老比较突出的美国,也只是在中高端养老社区模式上做出了成绩,以布鲁克代尔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模式为代表,具有强地产属性,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大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   回到中国,国情不同,养老问题只会更复杂,与此同时,他国的模式可以参考,但并不能照搬,不然也只会走入他们现在的困局。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碳”眼观地球 珍惜美丽家园

“碳”眼观地球 珍惜美丽家园

sansa2025 sansa2025
47
2025-08-04
(资料图片) 作为身处元素周期表中第6位的碳,在地球万物演化过程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不论是宇宙大爆炸、地心之谜、板块运动、生命起源、生命演化、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还是火山喷发、气候变化、塑料污染、能源危机、新型材料……随处都能看到碳的足迹。在《碳如何玩转地...
【天天时快讯】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把握时机推动Web3稳步创新发展

【天天时快讯】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把握时机推动Web3稳步创新发展

sansa2025 sansa2025
58
2025-08-04
(相关资料图) 人民网香港4月10日电(记者陈然)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9日表示,目前是推动第三代互联网(Web3)发展的最好时机,特区政府将采取适当监管和推动发展两者并重的策略,帮助香港的Web3走好创新发展道路。 陈茂波当日发表网...
【新视野】【讲述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澳门旅游学院文化与遗产管理课程学生客座讲座】

【新视野】【讲述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澳门旅游学院文化与遗产管理课程学生客座讲座】

sansa2025 sansa2025
60
2025-08-04
澳門旅游学院文化与遗产管理理学士学位课程一年级学生于2023年4月12日线上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题讲座。澳旅院讲师陈昭宇博士邀请了来自江西省景德镇陶瓷世家孙公窑第四代传承人孙立新先生和其侄女孙榕慊同学,分享他们和陶瓷技艺的故事。专题讲座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的守艺与传承”为主题,主讲嘉宾们向学生们分享了非遗保护的意义和以“情怀”为根基的保护理念。 更多资讯:https://www.iftm.edu.mo/NewsPortal/storytelling-of-traditional-cr...
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到1626.5亿元 同比增51.5%

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到1626.5亿元 同比增51.5%

sansa2025 sansa2025
59
2025-08-04
记者8月24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到1626.5亿元,同比增长51.5%。其中,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项目达7345项,同比增长112%,有效缓解了一批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知识产权的高效流转,有力促进了创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
北京、天津、河北银保监局联合发文加强京津冀新市民金融服务_环球短讯

北京、天津、河北银保监局联合发文加强京津冀新市民金融服务_环球短讯

sansa2025 sansa2025
64
2025-08-04
(资料图) 中新网天津4月18日电 (庞喻文)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天津银保监局、河北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京津冀新市民金融服务的监管支持政策、工作保障机制和适用范围,加强信贷管理、...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计算(环比与同比的区别的意思)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计算(环比与同比的区别的意思)

sansa2025 sansa2025
58
2025-08-04
(相关资料图) 1、一、性质不同同比性质: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 2、2、环比性质:表示连续2个统计周期(比如连续两月)内的量的变化比。 3、二、计算公式不同同比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 |同期数|×1...
评论 SAY SOMETHING
年度爆文
2
大米正酝酿涨价风暴? 多个国家或将提高出口价格
     今年以来,相比于前几个月一度疯涨的小麦来说,全球大米价格涨幅一直相对温和。但这一格局近期可能迎来转变。   继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近期开始对大米征收20%出口税后,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和泰国也紧随其后,准备提高大米出口价格。   专家预测,在当前俄乌冲突持续还自己,越南和泰国此举可能导致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并加剧全球通货膨胀。   越泰打算提高大米出口价格   据《日经新闻》报道,泰国农业与合作部部长查棱猜将于10月初访问越南,与越南农业部长黎明欢就提高大米出口价格举行会谈。   越南和泰国可能将大米出口价格提高约20%   据泰国政府官员声称,查棱猜将于10月6日和7日访问越南。报道称,查棱猜将与黎明欢就两国农业合作,包括大米出口价格问题举行会谈。据称,。   今年9月初,泰国官员表示,两国已同意共同努力提高大米出口价格,并指出,由于化肥和化学品的价格飙升,该国农民目前无法承担更高的生产成本。两国将各自成立工作组研究具体措施。   据泰国当地媒体报道,在10月的会议上,越泰两国将讨论协议的细节,以制定下一步的实施步骤,并基于当前高生产成本的情况提高大米出口价格。   查棱猜此前曾表示:“新协议是泰国和越南利用全球市场定价机制帮助农民获得更合适的出口价格的第一步。”   为了实施该协议,泰国和越南下一步还将致力于建立一个谈判机制,同时努力说服更多的大米出口国加入该协议。   “将米价提高到适当水平,是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义务和责任。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全世界的水稻种植和水稻生产。”泰国农业部门顾问Alongkorn Ponlaboot表示。   大米价格近期已经开始上涨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后,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均为全球主要小麦出口国,小麦价格一度疯狂飙升。而大米价格相对于小麦价格一直相对稳定。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8月,泰国大米出口价格同比上涨8.4%。越南大米价格同比涨1.4%。相比之下,美国小麦价格8月同比上涨18.3%,欧盟小麦价格同比涨15.9%,而阿根廷小麦价格涨幅更是惊人,达到43%。   然而,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最近对某些种类的大米征收了20%的出口税,以确保本国供应。行业人士预计,印度此举可能令该国今年大米出口量下降25%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9月9日正式开始针对部分大米征收出口税后,越南的大米出口价格已经开始上涨。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1年,全球大米出口量达到516...
9
天天观焦点:豆瓣8.3分,“三悦”解不了B站的焦虑
  播出的第20天,《三悦有了新工作》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豆瓣开分——8.3。      (资料图片)   只是,尽管开分当日话题#三悦有了新工作豆瓣开分8.3#火速冲上了微博热搜,但该剧给B站带去的口碑胜利并没有冲破圈层。   截止发稿前,热搜#三悦有了新工作豆瓣开分8.3#阅读量不足7000万,剧集总话题#三悦有了新工作#阅读量仅3亿+,豆瓣评分人数也不过1万出头。与此同时,该剧目前的猫眼历史最高热度仅3425.19,远不及《风犬少年的天空》的二分之一,在站内播放量上更存在近5亿之差。   接下来,《三悦有了新工作》的热度与播放曲线能否在口碑的带动下低开高走,还存在很大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给它留下的逆袭时间不多了。   按照B站公布的追剧日历,该剧会在27号迎来会员收官。另一边,在此期间,剧集市场的观众注意力会随着《我们这十年》《摇滚狂花》等大剧的相继播出被进一步分流。   缓慢成长的自制内容   谁都不能否认,从《风犬少年的天空》到《三悦有了新工作》,B站自制剧集始终是在前进的。   2021年,凭借不世俗的国产女主形象构建、对共享的时代情绪和话题荒诞又出格的表达,B站主控推出的《突如其来的假期》收获了不少拥趸。紧随其后,B站联合出品并独播的《双镜》也凭借女作家&女杀手的创新双女主设定刷了一波存在感与关注度。   今年,在《三悦有了新工作》播出前,B站与欢娱影视二次牵手推出的古装美食剧《珍馐记》、与迪士尼联合出品的律政轻喜剧《正义的算法》,以及与暴走漫画联合出品的爆梗迷你喜剧《片场日记》也都曾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   可惜的是,在推动B站破圈上步子慢了一点,也小了一点。   截止发稿前,《珍馐记》《双镜》《突如其来的假期》在B站站内的播放量分别为1.9亿、1.7亿、1.2亿,《片场日记》6000万出头,《正义的算法》仅过45万。   回看《三悦有了新工作》。   百度指数显示,《风犬少年的天空》的男性观众与女性观众占比相对均衡,而该剧的女性观众占比高达71.27%。根据B站2020年Q1用户画像显示,B站18-35岁用户占78%。用户男女比例为57:43。   同时火烧云数据也显示,从各大主流分区的UP主的抽样粉丝属性来看,男性粉丝居多。   也就是说《三悦有了新工作》的受众与B站受众的重合度并没有那么高,而这也是《珍馐记》《双镜》《突如其来的假期》站内播放量涨不动的一大主因。   其次,透过《三悦有了新工作》等B站自制剧集的题材与人群聚焦、故事表达以及风格呈现,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B站在创作上有意规避那些市面上已高度集中与下沉的题材,侧重在挥洒创意与描摹多元的基础上表达当下。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的双面性。   B站对内容创新的坚定给了平台自制无穷的未来想象力,也有效丰富了影视市场的剧作类型,可站在市场传播的角度上,B站放弃寻求受众情绪的最大公约数这一收视密码,注定会使得剧集无法对标到更多人,破圈也自然需要迈过更高的门槛。   幸运的是,从这些剧集的口碑表现看,大众普遍愿意给予耐心让B站自制去沉淀更大的成长,可矛盾之处在于,B站等不起了。   急切的盈利渴望   在B站2021年四季度和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B站首席财务官樊欣曾公开明确了公司盈利的时间表:在2022年开始全年non-GAAP(非公认会计准则)运营亏损率同比收窄,中期目标于2024年实现non-GAAP盈亏平衡。   可现实的推进进度并不尽如人意。   财报披露,B站2022年Q1的净亏损同比扩大152%至22.84亿元,Q2净亏损同比扩大79.3%至20.10亿元,而平台给出的Q3业绩指引(56-58亿元)也低于市场预期。另一边,截至6月底,不计算贷款和可转债,B站账上现金+存款+短期投资一共249.2亿元。   这一背景下,即便《三悦有了新工作》能冲破圈层也缓解不了B站的焦虑。   事实上,以剧集、综艺为代表的长视频内容的投入产出比本身就不足够乐观,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降本增效”成为长视频的一大发展共识后,“超前点播”又披着“大结局点映礼”的新马甲重新登场,平台的会员价格也是“涨声”不断。   B站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近日,B站一面升级了电脑端笔记功能的入口,一面在推广页以知识类、课程类视频为例详细介绍了B站笔记的使用攻略,同时也在通过平台检索推荐、提高曝光以及开放投币与“一键三连”功能等鼓励UP主给自己的视频写笔记评论。   结合哔哩哔哩副董事长兼COO李旎在Q2财报电话会上提到的“UP主的广告种草”,B站此时加码B站笔记有很大可能是想在图文种草赛道分一杯羹。  ...
12
天天热讯:眼镜镜片花了怎么清洗(眼镜镜片花了怎么修复)
  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眼镜镜片花了怎么清洗,眼镜镜片花了怎么修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方法一:用水磨砂布或纱布轻轻擦划痕,然后将擦毛了的地方涂上牙膏,用一块麂皮或类似东西慢慢擦,直至透明为止。   2、方法二:如果痕迹很小,可以用棉签沾酒精延划痕方向轻轻擦拭,这样可以遮盖划痕,或是对着镜片哈口气。   3、顺着一个方向擦。   4、方法三:可以用柔布涂抹少许牙膏在眼镜片有划痕的一面延同一个方向轻轻擦拭。   5、一方面牙膏有一定的打磨作用,其中含有平时用来打磨牙齿的打磨剂,现在也可用语打磨眼镜;另一方面牙膏也可对一些划痕起到填补作用。   6、方法四:如果自己担心处理不好,可以把眼镜拿到眼镜店去打磨,这样也可以去除眼镜片的花痕。   7、方法五:如果实在划痕太深只有到影碟店看是否可以用打磨影碟的打磨器打磨,再不行就只有换眼镜了,毕竟现在眼镜也还是比较便宜的。   8、如何防止眼镜镜片刮花 :眼镜脏了,千万别上来就擦大致可以将镜片脏了原因分为两类:一是油脂、汗迹或指纹等产生的:这种可以直接用干镜的眼镜布、湿巾进行擦拭清洁;二是粘染灰尘等产生的:要先用水洗的方式将镜面的灰尘颗粒冲洗掉,这种不可以直接用眼镜布、湿巾进行擦拭,否则非常容易产生擦纹,将镜面刮花。   9、尽量先用水洗,再清洁 。 ...
13
【天天新要闻】“光伏电站助力阿根廷能源转型”
     (资料图片)广袤的高查瑞高原位于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日照时长超过2500小时。这里坐落着南美地区装机容量最大、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项目。从高空俯瞰,120万块太阳能光伏板排列得错落有致,十分壮观。   2020年9月,由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去年底,项目总发电量达到91万兆瓦时,满足了近1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并为当地带来超过6000万美元的财政收入。   高查瑞曾经是阿根廷最不发达地区之一。以前,这里没有医院,没有学校,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通电。许多当地农民以售卖手工艺品和特色草药为生,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   “光伏电站项目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改变。”项目工程师路易斯回忆说,“仅项目建设期间,就提供了约1500个就业岗位,相当于附近村庄人数的总和。许多当地人经过培训后成为项目的建设工人,每个月收入有700美元左右,比以前挣得多了不少。”   光伏电站投入运营后,路易斯和40多名参与建设的员工留下来,继续负责电站的运维工作。“现在,电站周边的道路都通了,学校、医院也建起来了,村民们的生活日益改善。越来越多游客来这里体验印加文化,当地的旅游业、手工业得到发展。”看到电站给家乡带来的变化,路易斯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中国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严格环保标准,也让路易斯赞不绝口。“项目建立了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针对当地生态环境反复修改设计方案。比如,园区内的排水管道依据原有的地势和地上设施而建,不但大幅减少了工程量,也最大限度保护了地表植被,为羊驼等动物提供了更大活动空间。”路易斯说。   2021年4月,中国企业与胡胡伊省签署了二期光伏项目总承包合同。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成后可再满足约7万个家庭的电力需求,并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如今,高查瑞光伏电站已经成为胡胡伊省的一张闪亮名片。今年2月,胡胡伊省省长莫拉莱斯在项目现场参观后感慨地说:“希望更多人了解这座光伏电站。它不仅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还为我们的家乡带来更多改变。”   有了稳定供电,低碳出行也被提上议程。今年5月,胡胡伊省与中国企业签订新能源轻轨列车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光伏发电为车辆提供能源,满足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光伏电站助力阿根廷能源转型。”阿根廷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格莱尼奥表示,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以及位于萨尔塔省的光伏电站和位于丘布特省的风电项目等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合作项目正积极助力当地发展。“2016年以来,阿根廷启动了100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丰富了阿根廷能源矩阵,并在构建绿色环保管理体系、推广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