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sa2025
8
2025-08-13
宝马正忙着为电动MINI车型“换产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据英媒《泰晤士报》报道,宝马正计划将旗下MINI电动车的生产线从英国老家迁至中国。对此消息,宝马官方随后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并表示该品牌的下一代车型也将在中国生产。
这一消息看似突然,其实宝马早已开始准备。早在2018年,宝马与长城汽车双方高调宣布成立合资企业光束汽车,它也被赋予承担MINI品牌电动化的重任。
随着宝马此次的官宣,光束汽车也将正式承担起MINI品牌电动车型的生产工作。宝马把旗下产品线搬到中国的举动,也被视为宝马正在加码中国市场。
宝马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了。
今年6月初,宝马在发布第三代X1车型的同时,还发布了其电动版车型iX1,整体车身外形依旧沿用了宝马惯用的设计语言,起售价为55000欧元(折合约为39.11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iX1虽然依旧会在德国雷根斯堡工厂,但据宝马官方介绍,这一车型并不会在美国推出,主要的销售市场会放在中国市场。
另据连线出行今日获悉,宝马集团将再投资百亿人民币扩建其在沈阳的高压电池生产中心,扩大在中国的电池项目投入。
从这些动作来看,宝马把新能源业务发展的未来,押注在了中国市场上。宝马新能源汽车多年来发展并不顺利,急需寻求新机会。
早在2013年,宝马就已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并很快推出了i3和i8两款新能源车型,虽然一开始引来了行业内外的关注,但由于产品力不足,再加上其他新能源车企玩家的接连上场,这两款车型并未获得多少销量,最后只能走向停产的终局。
i3和i8之后,宝马相继推出了iX3和i4等新款纯电动车型,但与此前的境况一样,这两款车型同样深陷产品力不足与行业激烈竞争的双重困境中,以至于也没有帮助宝马获得较好的销量表现。
一边是自身此前产品的颓势表现,另一边是大众、奔驰、奥迪以及特斯拉等车企的抵挡和围堵,焦急想要破局的宝马,如今还在尝试。
一波操作后的宝马,未来能如愿抢到蛋糕吗?
01、新能源汽车业务,向中国市场加速布局
宝马电动版MINI或将在中国生产。
对于这一产品线的迁移,宝马官方表示英国牛津工厂将暂停MINI品牌电动车型的生产,但不会停止生产这一品牌的燃油版车型。在被问到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时,宝马MINI品牌的新任负责人Stefanie Wurst表示“该工厂没有为生产电动汽车做好准备”。
Stefanie Wurst同时表示,这一决定与英国“脱欧”后的供应限制无关,只是因为牛津工厂此前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电动车和燃油车,导致运行效率不高,因此公司决定牛津工厂自明年起将专注于制造汽油动力的MINI车型。
而MINI电动版车型的生产任务,之后则会交给宝马与长城汽车合资建立的光束汽车来承担。就此也意味着MINI品牌的部分“灵魂”将会离开已有60多年历史的“老家”。
这一消息的曝出和官方回应有些突然,但对于宝马而言,已为此准备很久。
早在2018年7月,在中德两方领导人的见证下,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正式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中外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就此也成为了宝马在全球范围内的首个电动车合资项目。
对于合资公司的定位,宝马集团介绍称,其将成为未来生产纯电动MINI汽车的工厂,产品不仅面向中国客户销售,也面向全球市场。
要造车,先要建立工厂。次年11月,长城汽车发布公告表示,其与宝马共同投资的光束汽车生产基地项目获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预计于2022年建成,投产后年产能16万辆。
而到了今年2月,据宝马官方介绍,光束汽车项目在按计划向前推进中,工厂主体建筑已经完成,生产线正在进行联合调试。或许是看到了光束汽车基本都准备好了,宝马才下决定直接把纯电动MINI的生产线都搬到了这个工厂,来执行制造任务。
就在筹划纯电动MINI落地中国的同时,宝马新一代纯电动车型也已发布。
今年6月初,宝马发布了纯电动车型iX1,在外观方面,该车型延续了宝马惯有的设计语言,标志性的“双肾”型格栅位于前脸,整体车身方正,为了凸显新能源车型定位,宝马特意在车身配色上添加了蓝色元素进行强调。
动力上,由于搭载了两台电机,可以让该车型实现百公里加速为5.7秒;在搭载一块容量为64.7kWh的电池组,其WLTP续航里程为257-272英里(约合为413-437公里)。
由于宝马品牌的影响,iX1的售价处于新能源高端价格区间中,起售价为55000 欧元(约39.11万人民币)。
宝马iX1发布之初,在很多人看来这款车会在欧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