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sa2025
4
2025-08-11
房地产市场中追求“安居”的刚需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正是:如何避免以抄底为由杠杆入市,顺利买到心中的Dream house。
【资料图】
2022年,法拍房成了楼市热点。互联网浪潮下,昔日非标产品已完成教育市场的过程,成为普通购房者触手可及的渠道。
在广西北海,一名想逃离大城市的B站UP主,在这座滨海小城花了8万元买下一套小房子。在微信交流群里,成功买下房源的人乐于分享“薅羊毛”攻略,“买到即赚到”的字眼持续吸引着意向购房者。
当房产炒作泡沫退去,回归居住属性,买房人以此为标准,重新审视法拍房。与此同时,数百万房产涌上货架,以低价为噱头诱惑着想“捡漏”的买房人。
“法拍房能不能买”的问题,每天都有新答案。
赞同者认为,房价下行周期给予买房人低价上车的机会,而法拍房正是进入楼市的门槛,应抓紧抄底。反对者认为,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法拍房天然带着风险,看似省钱的渠道,或许需要花更多钱买教训。
在关注法拍房的群体中,我们看到了多元的生活样本。在寻找“此心安处”的路上,无论是敢于野性消费的下单人,还是为了寻找松弛感果断止损的悔拍者,都用行动描绘出他们所向往的生活的模样。
无论是冲还是退,他们都在普通人所不敢涉猎的领域里迈开步伐,成为外界观察楼市起伏的最佳窗口。
陷阱or馅饼?
“天上不是没有馅饼,而是你要知道哪里有馅饼。”在买法拍房这件事上,陈琤对此深信不疑。
2022年5月10日上午9点半,陈琤设置的闹钟准时响了。半个小时后,他将确认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订单——法拍房。他每分钟刷新一次页面,生怕错过开拍时间,也担心竞争对手将竞价。
从决定买法拍房到下单,陈琤只用了1周时间,推动野性消费的原因只有一个:对房子知根知底。
4月底,陈琤在小区闲逛时无意发现,家楼下的房门贴着拍卖公告。2021年,该房源曾一拍流拍,二拍起拍价为一拍的8折。综合算下来,该房源价格为市场价的6折左右。
在与保安和邻居多方打听下,原业主帮做生意的弟弟担保,后因弟弟生意失败而赔上房产。目前,房源已没人居住,且未发生过凶案。一番了解过后,阻碍大多数人买法拍房的两大因素——交付和风水,均被扫除。
万事俱备,只差下单。在与法院工作人员反复确认后,陈琤得知,原房主或租客对房源具有优先购买权,需提前到法院提交相关材料申请。考虑到房产为原业主自住,且原业主无力支付房价,最有竞争力的对手也已弃权。
开拍之前的周末,陈琤特意去周边的寺庙求签。开拍当天,共有4名竞拍者参与竞买,在经过37轮来回出价后,陈琤如愿拍下房源,价格为市场价的6.5折左右。
“全程紧张到不敢上厕所,生怕对手出价。每次出价都很纠结,也怕自己出得太高对手不接价,到时也要拍大腿。”回想起竞拍过程,陈琤用了一句话来总结:在对手的底价区间疯狂试探,本质上是一场激烈的心理博弈战。
首战告捷,一系列流程工作等待开启。
拍卖次日,法院工作人员即告知买家,需要在一周内将首付款存进指定账户,3天内即可收到电子凭证。此后即是正常的按揭流程,准备收入流水、收入证明、征信报告等。签署一份份合同后,陈琤笑称自己成为了一位“签名工具人”。
拍卖、按揭、交房,整个流程只用了两个月。今年7月,设计师团队已经进场量房。如今,房子装修已经进入尾声,即将在今年最后一天完成入宅仪式。
如今,陈琤已计划好未来的日子——工作结束后到楼上的爸妈家蹭饭喝汤,酒足饭饱后回到自己的小空间里,过着不被念叨的夜间生活。最让陈琤感到踏实的,是买房即收房。
在陈琤看来,这份平静的图景来源于自己的冒险,必要时成为少数人中的一个也未尝不可。在外界看来,法拍房与风险强捆绑,但若只是担心风险而不切实际地调查,可能会错过一次“捡漏”的机会。错过,或许才是最大的风险。
法拍房,是不是一种虚假繁荣?
5折抄底、无门槛购房……法拍房中介的这类营销话术,很难打动偏好低风险投资的年轻人。“房住不炒”之下,房子的居住角度凸显,更多年轻人想在房产上找到松弛感。自带风险属性的法拍房,在备选清单中被不断后置。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截至目前,共有331份文书涉及法拍房纠纷,涉及委托服务、交付验收、房屋质量等问题。
苦于分不清陷阱和馅饼的张晓,选择及时止损。
今年年初,她在阿里法拍网上相中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一处房源,并交了保证金。在房产详情页处,她发现房源仍带租约,且房屋现在仍有人居住的痕迹,经勘察证明情况属实。出于对交付问题的担心,张晓最终未出价,损失了保证金。
“买卖不破租赁,如果买下来后原租客不肯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