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国庆节活动

头条:国庆档结束,这些电影的投资方的赚到了吗?

头条:国庆档结束,这些电影的投资方的赚到了吗?

sansa2025 sansa2025
19
2025-08-1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的这个国庆长假,对中国电影市场而言,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极限之旅”。   之前最被看好的《长空之王》等热门影片临时退档,数部之前并没有任何消息的影片临时定档,也使得“突然退档”“极限定档”“限时宣发”等成为这个黄金周电影市场的关键词。那么,这样一个特殊的档期,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又会如何改变未来的电影生态?在这个假期之后,根据黄金周电影市场的整体表现,或许对未来有所预判。   01   先来看看票房表现。   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截至10月7日23:00,今年的国庆档票房(10月1日-10月7日)以14.99亿收官,共吸引观影人次超过3618万,场次272万余场;此外,在这个黄金周期间,2022年全年票房破270亿。   这个票房表现,如果只是从数字来看,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不算亮眼。   可以来看看之前的表现。2020年国庆档票房39.67亿,2021年国庆档票房是43.88亿……上一次不到15亿的票房还是2014年;此外,2022年全年票房,也是过去10年相对较低的年份,全年票房的目标可能就是冲击300亿。从单片票房来看,国庆档期间单片最高的《万里归途》虽然票房破10亿,这个票房表现较之前数年的头部影片的表现也是有所不如。   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个国庆档所面对的具体情形,这个票房表现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良好”。   “突然退档”和“极限定档”是影响票房表现的两大直接因素。   在国庆档之前,业界内外对《长空之王》《中国乒乓》《无名》等影片的期望很高,认为这几部影片很有《长津湖》《战狼2》《红海行动》等爆款影片的潜质,但就在档期即将来临之际,这几部影片纷纷“突然退档”——这也使得很多电影观众,对于国庆期间看什么,打了一个问号。   有“突然退档”就有“极限定档”,《万里归途》《平凡英雄》等4部相对重磅影片接棒国庆档,一直到9月23日才官宣定档,这给宣发带来了很大难度,毕竟,之前宣发的缺位使得很多观众对于这几部影片的印象其实很模糊。   对院线而言,从定档到上映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宣发物料,预售安排,点映以及首映等都需要抢时间——“极限定档”带来的问题就是电影宣发必须要短平快。而在越来越重要的线上渠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之前常用的套路(节日营销、互动营销等玩法),似乎也都受限于时间,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票房拉动能力。   但就算是有如此之多的桎梏,以及不可控的场外因素,国庆档影片的表现仍可圈可点:表现最佳的是由饶晓志导演,张译、王俊凯主演的《万里归途》,截至10月7日23时许累计票房突破10.83亿,位列今年电影票房榜第六位,该片总观影人次已超过2500万,以绝对优势贡献了整个国庆假期三分之二的票房。   虽然备受诸多娱乐方式的冲击,不过从《万里归途》的观影人数跟票房数据,说明在这个冷清的档期里,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走进电影院,为他们喜欢的影片买单,这或许也是人们对中国电影市场保持信心的缘由。   真正需要行业内外思考的问题,不应该是为什么走入影院的观众为何变少了,而是如何让市场可以选择的影片更丰富,以及宣发的节奏更明确和更强的可控性。   02   这个国庆档,也可以看出一些电影市场商业资本的最新变化。   之前提到主旋律大片,多数从业者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新晋回归a股的博纳影业,但《万里归途》在这个国庆档的表现,让始终处于主流电影市场边缘的华策影视得以扬眉吐气,成为颇受关注的电影概念股。   华策影视是一家老牌影视传媒公司,也被资本市场认为是电视剧第一股,多年来其市值和营收都是资本市场电视剧领域的佼佼者,其在电影领域也早有所布局。只是一直以来,华策在电影市场都是以跟投为主,主控影片并没有很好的票房表现,一直到《刺杀小说家》的票房10.35亿元,其电影成绩才有所突破。而《万里归途》的票房成功,或许也让这家上市公司在主旋律大片市场上找到更多的运作空间。   在上映之前,华策影视董事长赵依芳曾在9月30日的投资者会议上表示,《万里归途》目前黄金场排片率、整体排片率均处于头部水平,“这部电影的体量首先可以确定起步量会超过《刺杀小说家》(票房10.35亿元)很大一个段位,整体上华策做电影的团队还是非常有才华和专业性,运营和操盘能力也比较强,对内容的规划能力也比较强。我们觉得这一定是华策发展历史上很重要的电影。”   10月4日,华策影视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电影以内容为切入口,坚持“一二七”创作规划,即10%布局艺术电影、实验性电影及以培养新导演为目标的电影;20%布局系列化、观众喜爱、市场欢迎的正能量商业电影;70%布局小正大(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电影...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