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sa2025
6
2025-08-13
对于苹果在美国市场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手机的意义,从行业媒体的消极评价来看,毫无疑问被低估了。
(资料图)
虽然eSIM在当下已不是什么创新的技术,苹果在2017年就将eSIM引入Apple Watch 3支持与iPhone共享电话号码而推动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销售,但由于运营商市场宣传的不到位,手机用户对于eSIM的认知和理解却并不普遍,据GSMA在美国、德国、日本等8个国家所做的调研,表示了解eSIM的消费者不足30%。
所以,仅支持eSIM的美版iPhone 14的横空出世,对于习惯了在手机上进行插卡、拔卡操作的用户而言,带来的更多是新鲜感和怀疑论,而对eSIM在当下和将来可能对通信业个人体验、通信运营、以及手机制造等各个环节所带来的冲击缺乏足够的认知。
对于个人而言,eSIM是实现网络选择自由的新门票
移动通信发展初期,运营商的电话号码是和手机终端绑死的,一码只能用于一机,所以手机终端也只能通过运营商渠道进行销售;直到可插拔的SIM卡的出现,用户才实现了随意更换手机的自由,并且手机销售也得以扩展到运营商营业厅之外的更多渠道,包括手机品牌直营店、加盟店、代理店,乃至华强北和线上等多种形式,推动了移动通信服务业和手机生产制造业的大发展。
但是,解放了手机产业的SIM卡,却仍然掌握在运营商手里,成为其绑定手机用户的重要工具。用户必须向运营商申请SIM卡,装在手机的卡槽里激活,才能使用运营商的网络服务;如果用户想使用多一家运营商的网络服务,就需要申请多张SIM卡,但目前的手机最多只有两个卡槽,因此理论上用户要使用第三家运营商的网络服务,就需要从手机上拔除和替换一张原有的SIM卡。这无疑为用户选择网络的自由制造了障碍。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用户需要选择多个运营商网络的场景并不多见,但对于跨境旅行的用户而言,为了避免高昂的国际漫游费用而在访问地运营商中选择最优网络服务的需求是刚性的;即使不出国,当使用中的运营商网络在某个时段或地点状况不佳,或者对其服务质量不满意时,用户对于方便地切换到另一家运营商网络的意愿无疑也是强烈的。
长久以来,阻碍用户实现网络选择自由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对绑定在实体SIM上的电话号码的依附性, 换网就要换号就会带来一系列对外联系方式变更的后续操作,即使可以带号转网但也需要在不同运营商之间办理各种流程,这大大增加了用户实现网络选择自由的成本和顾虑。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造就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与繁荣,拨打语音电话已经不再是智能手机最主要的应用,家人、朋友之间的生活联系,甚至同事、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络,都更多通过微信、WhatsApp、Facetime等社交软件、互联网应用进行,由此互联网账号、邮件地址、Apple ID等数字身份开始逐步取代电话号码,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重要的身份识别信息。
因此,对于手机用户而言,摆脱变更电话号码会影响对外联系的顾虑,完全基于网络信号、资费水平、服务质量等因素选择运营商的服务,已经具备了现实条件,而eSIM则为用户在多个运营商网络之间进行便利切换提供了技术保障。
以取消了实体SIM卡槽的美版iPhone 14为例,用户可以在开机后按照iPhone内置的操作说明,选择运营商eSIM激活,用运营商以数字方式分配的eSIM申请新的电话号码激活网络接入;也可以选择eSIM快速转移,自行将电话号码从旧 iPhone 转移到新 iPhone,而无需联系运营商;还可以通过扫描运营商提供的二维码或使用运营商APP进行eSIM注册、激活操作。
所有这些操作,手机用户均可在线上完成,不需要前往运营商的营业场所,不需要等待运营商邮寄实体SIM卡,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自主选择运营商,通过eSIM实现远程鉴权和号码激活并接入网络。
特别是对于出境旅行的手机用户,eSIM不仅能免除在异地购卡、换卡,或者丢卡的烦恼,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方便选择以节省国际漫游费用。比如手机用户可以在访问地运营商的网站或APP购买预付费eSIM号码,远程注册激活后即可享受更加经济实惠的本地数据、语音和短信套餐;还可以在支持全球通信服务的虚拟运营商处购买预付费数据 eSIM,以更为优惠的资费进行手机上网。
美版iPhone 14支持同时使用两个eSIM,对于介意号码变更的用户而言,还可以将在居住地的常用号码eSIM设为主号,确保使用电话号码的联络不会中断,而将其他eSIM用于对电话号码不敏感的数据流量业务或访问地的优惠预付费套餐业务,从而享受更满意、更优惠的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
美版iPhone 14可以储存八个或更多 eSIM,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将处于活跃状态的 e...